前言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所謂的行動代號: 「 華爾奇麗雅 」 ( Operation ValKyrie ),是指在二次大戰末期的納粹德國,一群高級軍官在 1944 年 07 月 20 日企圖引爆炸彈謀殺希特勒的事件。「 ValKyrie 」是北歐神話中的女武神,文字本身的原意是「 嗜食死屍者 」,後來才慢慢的演變成「 挑選戰死者的女性 」。

關於這個功敗垂成的行刺計劃發生的經過,以及親自放置炸彈的主謀史陶芬堡上校( Claus Graf Schenk von Stauffenberg )和其他主要的密謀者,在戰後都有許多相關紀錄、傳記、生平簡介與學術性探討等文章或書籍發表。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都可以在網路上或圖書館裡輕易地查到這些資訊,所以我在此不需再次重複贅述。

 

反希特勒運動簡述

 打從希特勒掌權的那一刻 ( 1933年 ),德國國內就已經有人反抗,只不過發生在 1944 年的那場刺殺事件是最有名、最接近成功,亦是最後一次的行動。根據史學家的研究,自 1921 年至 1945 年之間,至少有 46 次是比較重大的刺殺計畫,這裡只會提到幾個比較重要,而且知名的行動。當然,這些行動還不如 07.20 那般為世人所熟知。

對於這個獨裁政權,頭幾年只有零星、自發性的反抗,但這些薄弱的力量最後不是被抓進集中營「 改造 」,就是被整肅得無以為繼。直到希特勒掌權後的第五年( 1938年 )才出現有組織的反抗運動。它們的目標大約分為兩個階段:在戰爭爆發前,反抗組織的目標只是推翻納粹政府、逮捕希特勒,將他以叛亂罪送上法庭受審。不過隨著希特勒在外交與軍事方面的成功,讓反抗組織失去了訴諸群眾支持的立場與契機而暫時歸於沉寂,但並未銷聲匿跡。

戰爭爆發後,納粹德國不論是走向勝利的高峰還是陷入絕望的困境,各佔領地的暴行還是一幕幕地在部分軍官的眼前上演。此時反抗組織的目標也隨之改變:暗殺元首以及他的親信以提早結束無意義的戰爭。他們主要是軍警、法學界,學生與知識份子,神職人員以及文學、政界、外交界等人士。但不管是推翻政府、逮捕或是刺殺元首,只有高階軍官比較有機會接近元首。

反抗份子之中很多人在最初之所以會支持希特勒,多半是因為只有他有撕毀凡爾賽條約的能耐。但隨著希特勒的擴張野心一步步的揭露,那些觀察敏銳的人均認為有必要採取行動。

早在 1933 年,就有一位律師秘密地收集納粹暴行的資料,以備將來把希特勒送上法庭時,可以把這些資料呈上當作證據之用,另外還研議由一組醫師正式宣告希特勒精神失常而不適合領導國家,藉此一舉掃除納粹政權。

當然還利用外交手段:為了尋求國外的支援,有些人開始走訪英國尋求支持和給予警告,希望英法兩國能夠決心阻止希特勒向外擴張,也要求匈牙利不要如德國那樣對捷克提出領土要求;還有一批武裝的官員組成一支突擊隊,進駐柏林的一些公寓內,一旦政變的信號發出,他們就立即攻佔政府大樓。表面上是要拘捕元首,實際上是想要製造許多意外,然後再處理的過程中擊斃元首。

當時的密謀者多半傾向只要逮捕希特勒付諸公審,因為這樣他才不至於成為烈士,同時也不會落人以「 背後傷人 」的口實。但仍有人堅持暗殺元首,他們認為「 刺殺暴君永遠被視為道德上的戒律 」。不過,以傳統的道德觀點來看,反對以「 暗殺手段 」做為解決之道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刺殺元首等於違背誓言:

僅奉上帝之名作此神聖誓言。我將無條件服從德意志帝國與人民之元首、國防軍最高統帥阿道夫.希特勒。並與英勇軍人自許,隨時準備為此誓言捐軀。

在納粹掌權之前,誓詞的內容只有「 以忠誠與榮譽之心為祖國及人民服務 」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戰後還有許多德國人認為刺殺希特勒的這些密謀者是叛亂份子、叛國者,而不是民族英雄與國家烈士的緣故,因為他們破壞了德國軍人一向盡忠職守的傳統。直到 1980 年代後期,當時的西德政府才開始重視這段史實,並舉行紀念儀式。

 

位於史陶芬堡大道的反抗運動紀念館中庭,原來是史陶芬堡的辦公室,也是他與其他四位同志被槍決的地方。這裡的碑文由上而下刻著以軍階的高低為次序的名字:

路德維希.貝克上將( Ludwig Beck,自殺 )、弗德里希.奧萊布赫特上將( Friedrich Olbricht )、克勞斯.馮.史陶芬堡上校( Claus Graf Schenk von Stauffenberg )、梅爾茨.馮.昆罕上校( Mertz von Quirnheim ),以及維爾納.馮.海夫騰少尉( Werner von Haeften )。 圖片:www.patcortellessa.com 

 

1938 年 03 月 11 日希特勒併吞了奧地利,下個目標就是捷克。德軍最高統帥部擔心,一旦需要派兵攻佔,就會引發歐洲全面性的戰爭,此時國軍幾乎還沒有準備好,結局一定是會引來敵人的入侵。所以他們決定一旦元首下令調度軍隊,那麼就遵從命令派兵,不過目標不是捷克,而是朝向納粹政權。同時以親衛隊將企圖奪權為藉口,讓這項推翻政府的計畫更為名正言順。不料英法兩國居然做出讓步,使得希特勒可以在沒有障礙的情況之下順利佔領捷克,讓這個原本很有希望成功的計畫因此流產。

由於英國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美國的抗議和法國的動員也顯得意興闌珊,加上接管蘇台德地區、非軍事化的萊茵區,以及併吞奧地利、佔領捷克全境都沒有浪費一兵一卒,使得希特勒的聲望如日中天,反抗人士擔心爭取不到多數國人與軍方人士的支持下,政變計畫就此耽擱。到了 1939 年,曾經有一位對希特勒深悪痛絕的陸軍指揮官想要隻身殺掉希特勒。他從來沒有和密謀組織接觸,但也始終無法將元首引誘到他的總部,以致毫無刺殺的機會。

1938年的那場失敗並沒有讓他們放棄希望,在 1941 年的時候另有計畫:希特勒將受邀訪問巴黎。當元首在協和廣場接受遊行致敬時,由兩位軍官就近開槍射殺元首。為了以防萬一,還有另一名軍官在一旁待命準備投擲炸彈。但希特勒在 1940 年 06 月 23 日接受法國投降之後就鮮少出現在巴黎,因此又錯過了一次機會。

1943 年 01 月希特勒受邀到訪東部的集團軍司令部,按照該集團參謀長的計畫,當舉行會餐的時候,周圍大約有 20 幾人的軍官會同時拔槍打死元首。這樣即使失敗,大家也可以共同承擔責任,再說在場的人數眾多,豈有不成功之理?但是該集團軍的總司令臨時打消了計劃,理由是「 不能趁人之危 」。

同年 03 月13日,希特勒再次造訪,參謀長又利用這次機會想再試一次。這次的計畫是,按照既定的行程,當元首返回座機時,埋伏在路邊的士兵就以輕機槍掃射。但是希特勒卻臨時改變路線,當然又是一次的失敗。不過參謀長靈機一動,他的副官弄來了一顆英國製的炸彈,包裝成兩瓶酒的樣子,然後在希特勒上了飛機後委託他的侍從,把這兩瓶酒送到位於拉斯坦堡 ( Rastenburg ) 的元首大本營 ( 又稱為「 狼穴 」或是 「 狼寨 」,Wolfsschanze )的朋友,也就是希特勒要去的地方。他們當然沒有等到預料中的空難意外。事後他們把那兩瓶「 酒 」要了回來拆開檢查的結果,是撞針雷管出了毛病而沒有引爆炸彈。

 

史陶芬堡( 最左邊,上面為放大圖 ) 於 1944 年 07 月 15 日在「狼穴」會見希特勒。( 圖片:維基百科 )

 

八天之後的英雄紀念日當天,希特勒會到柏林的兵工廠參觀被擄獲的蘇聯武器。一位軍官身上藏了一顆炸藥,屆時不但會炸死希特勒,自己也會犧牲。他想辦法接近元首的身邊,但是希特勒臨時拒絕參觀,結果那位軍官在最後預定引爆時間的兩分鐘立刻衝向洗手間解除了炸彈。這次行動當然還是失敗,這位軍官幸運的活到戰後。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元首的行為越來越狂暴、納粹在佔領地的暴行也逐漸在軍人之間傳開,他們認為:「 既然元首先違背了自己的承諾,我們也就可以不用遵守當初的誓言 」。

接著就是 1944 年的女武神行動,史陶芬堡上校登場。所謂的「 女武神 」計畫,是假設柏林出現外藉工人大規模的暴動,軍隊將因此採取必要的措施。其實這種事情在納粹政府嚴厲的控管之下根本不可能發生,不過此時的希特勒變得異常的神經質,總是懷疑有人將會圖謀不軌而親自批准了這項計畫,密謀者則打算藉此掩護更進一步的軍事部署。

雖然史陶芬堡的軍階不算高,但由於他所散發的領袖特質與堅定的信念,自然成為反抗組織新一波的領導人物。不過首先登場的是 1943 年夏季和初秋,將要分發給東部戰線的軍隊使用的新制服已經製作完成。史陶芬堡奉命安排在元首面前進行服裝展示,一位軍官充任模特兒。他腰上暗綁著炸彈,等到時機成熟,他會抱住希特勒同歸於盡。可是希特勒原則上是同意參觀,但是不願說明確切的日期,一直等到 11 月底也沒有下文,結果盟軍的一次空襲把新制服給炸毀了。

直到 1944 年 01 月份新制服重新縫製完成,服裝展示會也確定在 02 月份的第二週舉行,所有的密謀份子也把握這次的機會靜待時機。這次希特勒又一次的不明原因的下令展示會順延。另外原訂 03 月 11 日的刺殺計畫也因為時機不對而失敗。蘇聯此時大舉反撲,希特勒變得更為深居簡出,想要接近他也就更加困難。所以要接近、刺殺他只剩下一種方法,就是得親自在元首大本營或是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位於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區 )的別墅找他,但是這兩個地方是一般的普通軍官無法靠近的。

 

希特勒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別墅,稱為「 鷹巢 」( Kehlsteinhaus )。是 1938 年馬丁.鮑曼下令建造,作為希特勒五十歲生日賀禮的一座別墅,希特勒將其用作款待重要客人之用。( 圖片:熱血鷹巢 ) 

 

1943 年史陶芬堡上校在北非受傷之後不願退役,他選擇到國民後備軍司令部任職參謀軍官。 1944 年 06 月 20 日更被提拔為後備軍總司令手下的參謀長,這個職務可以讓他經常代表司令官出席元首召開的各項會議,使他更有他接近希特勒的機會。他為司令官擬定一份報告,前往貝希特斯加登別墅向元首報告,這是史陶芬堡第一次站在希特勒的面前。( 亦有人說他早在 1942 年就見過希特勒 )回到柏林後,史陶芬堡打定主意,攜帶炸彈行刺元首的任務非自己莫屬。07 月 11 日,希特勒在自己的別墅召開參謀會議,抵抗運動的成員們決定當天行動。史陶芬堡負責把炸彈放置在會議桌下,座車與飛機也準備就緒,事後他隨時可以回到柏林。可是當時他們決定除了希特勒之外還要刺殺戈林和希姆萊,而他們兩人當天都沒有出席會議,因此史陶芬堡決定取消行動。

07 月 15 日希特勒又召開一次參謀會議,這次的地點是在狼穴,史陶芬堡奉命陪同司令官出席。此時女武神行動的指令已經備著司令官下達,柏林的後備軍隊已呈戒備狀態。結果是戈林和希姆萊又不在場,史陶芬堡打算順延行動的時間,在與柏林的密謀總部商議後,還是決定不論這兩人在不在場都要行動,但此時會議已經即將結束。至於司令官質問為什麼要背著他下達動員後備軍隊,他們只找了一個藉口:「 演習 」就塘塞過去。

第二天他們檢討了失敗的原因之後,決定除非元首身亡,否則不能啟動女武神的命令,並且一致同意只要一有機會就殺死希特勒,不必等到其他的納粹頭子在場才下手。在一切新的計畫謀定後,史陶芬堡接到最後一次的會議通知,日期就在 07 月 20 日。

由上述可知,因為電影時間上的限制,所以大概只有 1943年 03 月 13 日後段,以及希特勒批准女武神計畫的情節,還有 1944 年 07 月 15 日,以及 07 月 20 日這三場行刺的大約經過,其中的重頭戲當然就是 07 月 20 日當天的爆炸事件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