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運動成員簡介:其他參與女武神計畫的人物

以下是 1944 年 07 月 20 日當天的其他參與者。這些人在電影中都沒有被提及,他們每個人在這個計劃中都負有一些任務,重要性不下於電影裡所提到的那些人物。

 

 

Erich Hoeppner( 1886 — 1944 埃里希.霍普納    陸軍上將

第 4 裝甲師司令官

反納粹運的原始成員,計劃擔任國防部長

1905 年入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任職。

1938 年出任圖林根軍區司令。

1939 – 1940 年任第 16 裝甲軍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和法國。他雖然反對凡爾賽條約,但也不贊成希特勒的併吞企圖而參與叛變計畫。早在 1938 年的叛變計畫中,他的部隊就被賦予負責壓制 SS 親衛隊的角色,以利行動的進行,但計畫失敗之後並沒有被懷疑。隨著戰爭的慘烈,他很擔心希特勒迅速擴張會導致德國的敗亡,而繼續參與推翻計畫。

1940 年入侵波蘭之後晉升裝甲師上將。

1941 年巴巴羅薩作戰( Unternehmen Barbarossa )開始,負責指揮第 4 裝甲師團。

1942年 01 月 07 日在嚴寒的冬天降臨、莫斯科方面的紅軍的大舉反攻之下被迫撤退。儘管之前立下許多戰功,卻還是難逃撤銷裝甲指揮官的嚴厲處分,並禁止再次穿上軍服。但他採取適當的法律行動保住了自己的退休金。

1944 年 07 月 20 日身穿便裝前往陸軍部,手提公事包內裝著軍服,打算萬一弗羅姆反對叛變就立刻換裝取而代之,成為預備軍司令。

1944 年 07 月 21 日與史陶芬堡等人一起被捕。08 月 08 日判處絞刑,於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Karl — Heinrich von Stuelpnagel( 1886 — 1944 卡爾 – 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    陸軍步兵上將

前陸軍首席參謀次長、作戰處長,德軍巴黎駐軍司令

1936 年晉升少將。

1937 年擔任陸軍副參謀長。

1940 年擔任德法停戰委員會主席。

1941 年為第 17 軍團指揮官。

1944 年 01 月,他與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企圖慢慢地把隆美爾元帥引進反抗運動。同年 02 月底和斯圖加特市的市長卡爾.施特羅林博士( Karl Stroelin )到隆美爾的家中長談。這位市長原來是狂熱的納粹份子,但隨著戰爭即將走向失敗,他的城市慘遭盟軍轟炸,使得他不得不另作打算,而得到了格德勒的協助,開始與密謀份子有了接觸。

1944 年 07 月 20 日政變當天,負責逮捕巴黎的一千二百多名黨衛軍與蓋世太保,但隨著希特勒平安無事的正確資訊到來,他終於得知政變失敗。07 月 21 日企圖開槍自盡,結果只失去了一隻眼睛,經過緊急手術和輸血後倖存,還是難逃審判的命運。自殺未遂的他神智不清地躺在醫院的手術台時,喃喃說出了隆美爾的名字,導致隆美爾受到監視。 08 月 30 日判處死刑,當天於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Eberhard Finckh( 1899 — 1944 埃伯哈特.芬克    陸軍上校

巴黎軍需參謀

1920 年加入德國國防軍。

1923 年晉升中尉。

1937年就讀柏林莫阿比特( Berlin – Moabit )的普魯士參謀本部學院( Prussian Military Academy )時,和史陶芬堡、昆罕兩人是同學,那時史陶芬堡的軍階是上尉。他堅決反對社會民族主義,而且得到家人的支持。德國入侵波蘭時,先被調派到東部,後來服務於第 4 軍團( 指揮官是京特.馮.克魯格元帥 )參謀長昆特.布魯門提特將軍( Günther Blumentritt )底下的巴黎軍需部參謀。

1944 年與史圖爾普納格的副官卡薩爾.馮.霍法克一起密謀政變。 07 月 20 日當天,他接到從左森( Zossen )來的暗號電話,於是遵循事先計畫好的指示,先向上司克魯格元帥和布魯門提特將軍報告。史圖爾普納格則早已經先行下令逮捕在巴黎的蓋世太保與黨衛隊和 SD 等單位的高級官員。行動失敗後反被蓋世太保逮捕,被剝奪軍階與一切職位。 08 月 30 日被人民法庭宣判死刑,當天在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Hans Otfried von Linstow( 1899 — 1944 漢斯.歐提弗萊.馮.林斯特    陸軍上校

陸軍參謀總部內勤、法國軍政部參謀長

第一次與第二次大戰之間擔任過各種職位

1944 年 04 月,被派往駐法國巴黎的指揮官史圖爾普納格麾下擔任參謀長。史圖爾普納格上將和副官霍法克,都是圍繞在以史陶芬堡為首的叛變團體成員。

1944 年 07 月 20 日按照女武神計畫,開始逮捕在巴黎的蓋世太保和 SD ( 保安局 )成員,到了晚上才得知刺殺失敗。雖然巴黎的政變行動卻進行的非常順利,可是此時卻不得不中止。

1944 年 07 月 23 日遭到逮捕。08 月 30 日被人民法庭宣判死刑,同日在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Caesar von Hofacker( 1896 — 1944 卡薩爾.馮.霍法克    中校

他是史陶芬堡上校的表兄弟。在 07 月 20 日的主要行動是與史陶芬堡、史圖爾普納格、芬克一起策畫佔領巴黎。但他無法說服克魯格元帥支援進一步的行動,原因是即使是成功地逮捕若干的蓋世太保和黨衛軍成員,元帥還是無法確知希特勒是否真的死亡,所以表明不會加入。事件失敗後銷毀了許多相關文件,企圖防止讓許多密謀份子受到牽連。

1944 年 07 月 26 日遭到逮捕。起初他承擔了一切責任,不過他與其他密謀者都曾經設法拉攏隆美爾元帥參與陰謀行動,在受不了蓋世太保的酷刑審問之下,不得不出賣元帥,還引用隆美爾的話:「 告訴柏林的人,他們可以指望我 」在人民法院前譴責希特勒,甚至告訴法官羅蘭.弗瑞斯勒,自己很後悔沒有機會親自刺殺元首,最後當然是被判死刑。

1944 年 12 月 20 日,在柏林的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Paul von Hase( 1885 — 1944 保羅.馮.哈塞    陸軍中將

柏林防衛軍司令

打從 1938 年起,他就已是陰謀的策劃者。

1939 – 1940 年參加入侵波蘭與法國戰役。

1940 – 1944 年擔任柏林防衛軍總司令。

1944 年 07 月 20 日當天,下令奧托.恩斯特.雷莫爾前往逮捕戈培爾,卻忽略了雷莫爾是個狂熱而死忠的納粹份子,逮捕宣傳部長的行動宣告失敗。次日凌晨遭到逮捕,08 月 08 日被宣判死刑,下午於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Karl Freiherr von Thuengen( 1893 — 1944 卡爾.馮.圖恩根    陸軍上將

第三軍區代理司令

1942 年和 1943 年他曾隸屬於東部陣線的第 18 裝甲師。

1943 年 04 月 06 日獲得騎士十字鐵十字勳章。

1944 年 07 月 20 日被任命為第三軍區( 柏林 )的指揮官,接替被逮捕的前任指揮官約阿希姆.馮.柯茨弗萊契將軍( Joachim von Kortzfleisch )。政變失敗後被蓋世太保逮捕。10月 05日,人民法庭奉帝國司法部長 Otto Georg Thierack 的命令宣判死刑。10 月 24 日於布蘭登堡 — 戈登( Brandenburg – Gorden )執行槍決。

 

Eduard Wagner( 1894 — 1944 愛德華.瓦格納    陸軍砲兵上將

軍軍需總監

1941 – 1944 年任職於陸軍軍需總監。隨著德軍節節敗退之際,他擔心蘇聯遲早會佔領德國,而開始關注陸軍的刺殺希特勒計畫,期望藉此早日結束戰事。07 月 20 日那天,把自己的私人座機提供給史陶芬堡上校,讓他能夠方便而迅速地往返東普魯士與柏林。刺殺失敗後深怕被蓋世太保逮捕而牽連到其他同謀,在 07 月 23 日自殺。

 

Fritz Lindemann( 1894 — 1944 弗里茨.林德曼    陸軍砲兵上將

1919 年曾經與其他六名成員前往凡爾賽宮代表德國參加巴黎和會。

二戰爆發後被任命為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 OKH,Oberkommando des Heeres )的炮兵科參謀長,隨著轉戰至波蘭、法國,以及東部戰線,他對於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原因逐漸產生的疑慮,而與史陶芬堡和崔斯考為首的共謀者,包括好友赫爾穆特.史蒂夫少將接觸。他向共謀者提議,自己願意在刺殺行動成功之後代表貝克將軍擔任發言人,透過廣播向德國人民宣告新政府成立。但 07 月 20 日那天並沒有出現在陰謀總部,刺殺行動失敗後立即自德雷斯頓( Dresden )和柏林躲藏起來。當蓋世太保逮捕他時身受重傷,1944 年 09 月在醫院中死亡。

 

Hellmuth Stieff( 1901 — 1944 赫爾穆特.史蒂夫    陸軍少將

希特勒大本營的總務行政官

1938 年任職參謀總部。

1939 年在波蘭華沙經常寫信給妻子,表明十分厭惡希特勒藉著發動戰爭所犯下的暴行,認為自己身為德國人深感慚愧。由於他擁有出色的組織能力,因而在 1942 年 10 月被調至元首大本營。平時講話尖酸刻薄,所以希特勒從不掩飾對他的厭惡,而希姆萊更直稱他為「 討厭的小矮子 」( poisonous little dwarf )。 

1944 年 01 月晉升為少將,是最矮小的高階軍官。早在 1943 年就結識崔斯考少將,而開始參與反抗行動,負責的任務是收購、保管各種炸彈。原本自願以人肉炸彈的方式襲擊希特勒,後來因故放棄而改為支持史陶芬堡放置炸彈的計畫。不過在 07 月 20 日政變發動之前,他的態度突然趨向保守。

1944 年 07 月 21 日在「 狼穴 」遭到逮捕。08 月 08 日被人民法院判處絞刑,當天在普林增西監獄執行。

 

Philipp von Boeselager( 1917 — 2008 )菲利浦.馮.博澤拉格   陸軍中

克魯格元帥與崔斯考少將麾下的軍官

二十六歲的時就參與了行刺希特勒的計畫。1942 年間得知有五名無辜的羅姆人( Roma people )遭到槍殺,原因僅僅只是因為種族的不同,而開始加入反抗運動的行列。

1943 年 03 月終於有了第一次的行刺機會:希特勒和希姆萊將要來到斯摩稜斯克視察東部戰線的集團軍,與指揮官克魯格元帥召開戰略會議。他與同夥們弄到了華爾沙 PP 手槍,打算趁元首與希姆萊用餐之際一舉槍殺,任務因為克魯格元帥臨時變卦而悄悄收場。

1944 年 07 月 20 日當天負責徵調不知內情的部隊所有的馬匹到柏林。當得知計畫失敗後機警的撤銷命令,因此始終沒有被懷疑牽連其中,幸運地逃過事後的報復行動。他的兄弟喬治也有參與計畫,同樣沒被發現,卻死於東部的戰役中。戰後學習經濟學而成為林業專家,到了晚年仍然保存著那把華爾沙 PP 手槍。

2008 年 05 月 01 日逝世,是反抗運動中最後死亡的成員。

 

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1878 — 1966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陸軍步兵上將

比利時軍事總督

1897 年為陸軍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日本擔任過武官,戰爭爆發後在巴勒斯坦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供職期間被授予功勳勳章。戰後繼續留在軍隊服務,1927 年開始擔任德雷斯頓步兵學校校長。

1930 年退役後,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

1937 年納粹德國正式與日本結盟,為了向日本表示善意而承認了滿洲國,並撤回德國對中國支援。納粹當局還為此威脅要將他的家人以叛國罪懲處,迫使他辭去顧問職務。在告別晚餐時曾經答應蔣,不會把任何中國的作戰計畫透露給日本。

1938 年被召回現役,在西部戰線擔任步兵將軍。

1940 年 05 月被任命為比利時軍事總督。他和格德勒、維茨勒本兩個反希特勒的同謀者是親密的朋友,因此很快的開始憎惡起希特勒與納粹政權,並支持維茨勒本的軍事政變計畫。

1944 年 07 月 20 日的密謀失敗被捕後,從一個集中營被轉移到另一個集中營,直至 1945 年被盟國釋放。

1948 年被送往比利時受審,並在 1951 年 03 月被控驅逐二萬五千名猶太人以及處死比利時俘虜,並被判處十二年苦役。然而,卻在被判決三個星期之後無罪釋放,因為有壓倒性的證據可以證明,他曾盡力挽救猶太人和比利時人。

1966 年 07 月 31 日在萊茵 – 普法爾茨( Rheinland – Pfalz )的拿騷( Nassau )逝世。

 

另外要補充的是崔斯考將軍的夫人艾莉卡.馮.法爾肯海因( Erika von Falkenhayn 1904 - 1974)。法爾肯海因是她原本的姓氏,父親就是曾經參加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德國軍事家埃里希.馮.法爾肯海因 ( Erich von Falkenhayn )元帥。他們育有四名子女,崔斯考自殺後,她在 1944 年 08 月遭到逮捕,為期七個月。兩個女兒因「 親屬拘留 」的法律而被送到兒童之家,另外兩個兒子都在軍中服役,年僅 17 歲的長子於 1945 年戰死,另一個兒子後來成為德國一家私人銀行的所有者,2012 年過世。

 

 

整個反抗運動中還有一位勇敢的女性在〈 女武神計畫 〉行動之前,經常熬夜秘密地幫忙把新政府的文告還有一些刺殺計畫的秘密指令打出來,那就是崔斯考的秘書瑪格麗特.馮.歐文( Margarethe von Oven, 1904 – 1991 ),她是一位普魯士的陸軍尉官魯道夫.馮.歐文( Ludolf von Oven )的女兒,曾經擔任過庫爾特.馮.漢默斯汀( Kurt von Hammerstein )將軍,和那位被污衊為同性戀而遭到免職的弗里希元帥的秘書,1943 年後才開始擔任崔斯考將軍的秘書。07 月 20 日的行動失敗後被判入獄兩個星期,1955 年成為哈登堡伯爵夫人( Grafin von Hardenberg )。電影裡面也有提到她,演員是 Halina Reijn 。

崔斯考夫人與歐文兩人不但認識,而且還是很好的朋友。

根據電影資訊,名為「 崔斯考的助手 」( Tresckow's Aide 的演員 Philipp von Schulthess  是史陶芬堡的外孫。他的母親  Konstanze Schenk Countess von Stauffenberg   在史陶芬堡過世六個月之後才出生。不過有人認為那位助手其實就是崔斯考將軍的副官施拉布倫多夫( 接下去會提到 ),只不過從造型上看起來並不相似。這亦是他初次參與電影演出的處女作。

 

 

從上面的簡介中可以看出,電影情節居然漏掉了埃里希.霍普納將軍。因為當時他也在柏林的密謀總部中,與貝克將軍和卡爾.弗里德里希.格德勒博士在一塊,隨時準備接替那位態度始終搖擺不定的國民預備軍司令官弗羅姆,所以霍普納將軍應該也算是蠻重要的角色吧?其次就是法國佔領軍的司令官卡爾 – 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將軍,他是讓法國方面的叛變行動幾乎成功的重要人物。

 

此外,在 1943 年希特勒視察東部戰區時的密謀行動在電影的開頭也有演出,不過一些參與其中的人物與發生的細節都被省略掉了( 這些被省略的人物中還包括上面已經提過的史蒂夫將軍,他是崔斯考藉口送酒的對象 ),還有後續的行動也被電影編劇跳了過去,在此順便提出: 

 

Hans von Dohnanyi( 1902 — 1945 漢斯.馮.多納尼    陸軍少校

陸軍司令部( OKW )情報局法律專家

反納粹運動原始成員

1932 年在帝國司法部擔任顧問和檢察官。

1934 年頭銜變成了政府顧問。做為一名政府的高級官員,他有了深入認識希特勒、戈培爾、戈林和希姆萊的機會,也可以接觸到司法部的機密文件。長刀之夜發生後,他發現很多人沒有經過審判就遭到殺害,因此開始有了反抗的念頭,他詳細的把這些罪行記錄下來,當作推翻納粹政權的證據,而且拒絕加入納粹黨,還經常批評納粹的種族政策。

1938 年調至萊比錫帝國法院擔任顧問。二戰爆發前不久,漢斯.奧斯特把他引進國防軍最高指揮部中,由威廉.卡納里斯領導的反希特勒運動,並授階為少校。很快的就成為該運動的重要人物和聯繫人。

1943 年與崔斯考計畫把炸彈暗中放置於希特勒的飛機上,結果炸彈出了毛病。

1943 年 04 月 05 日遭到逮捕。關押在軍事監獄的他為了拖延審判的時間,委託妻子把受到白喉病菌感染的物品送進監獄,這樣至少不會送入蓋世太保的手上。但隨著更多的密謀文件被查獲,還是在 1945 年 01 月被關進蓋世太保的監獄,當時他的病情加重,局部癱瘓。

1945 年 04 月 08 日,於薩克森豪森( Sachsenhausen )集中營執行絞刑。

 

 Fabian von Schlabrendorff( 1907 — 1980 法比安.馮.施拉布倫多夫    

崔斯考少將的侍從官

反納粹運的原始成員

早在學生時代就非常反對納粹主義,是少數不怕納粹政權的人士之一。獲得法律博士學位的大學後,在普魯士擔任民政事務部副部長漢斯.馮.俾斯麥助理。他擁有律師資格,同時也是陸軍後備中尉軍官。

1942 年以後在東部戰線擔任反希特勒派的崔斯考少將的副官,負責與奧斯特、格德勒,以及奧萊布赫特的聯繫工作。

1943 年 03 月 13 日年趁希特勒視察斯摩稜斯克( Smolensk )集團軍的機會,計畫把兩瓶「 酒 」送給位在狼穴的朋友赫爾穆特.史蒂夫少將為由,欲將在飛行途中的希特勒炸死,卻因炸彈雷管出了毛病而未引爆,第二天在對方毫無起疑之下,成功的把這兩枚炸彈收回。

1944 年 07 月 20 日暗殺事件過後,還是冷靜地待在自己的職位上,等待傳訊。原本想要自殺的他,卻有一股強烈的衝動阻止他這麼做。到了 08 月 17 日才被蓋世太保逮捕,並且受到極為殘酷的拷問。

1945 年,當他等待那個惡名昭彰的羅蘭.弗瑞斯勒法官做最後的判決時,柏林上空正受到盟軍的轟炸,倒塌下來的樑柱正好壓死這個惡名昭彰的法官 —— 他的手中握著的,正是施拉布倫多夫的卷宗 —— 而逃過死刑的宣判。之後被移監到許多地方,最後被美軍釋放。

1946 年出版了一本記述反抗運動的回憶錄。1967 至 1975 年擔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西德 )的聯邦憲法法院法官。

 

Rudolf Christoph Freiherr von Gersdorff( 1905 — 1980 魯道夫.克里斯托弗.馮.格施道夫  陸軍少將

集團軍總部情報處長

1926 年晉升為少尉。

1938 年畢業於柏林的普魯士軍事科學院( Prussian Military Academy )。

1939 年他的部隊開拔至波蘭,而後成為參謀本部的軍官活耀於法國戰役。

1941 年德軍展開巴巴羅薩作戰,他轉入中央集團軍擔任情報聯絡的工作。在表兄弟法比安.馮.施拉布倫多夫的安排下,認識了崔斯考少將,而加入了反抗運動。

1943 年擔任情報處參謀,偶然間發現萬人大屠殺的暴行,從此對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暴力犯罪深感厭惡。同年 03 月 13 日,原本計畫希特勒在前往參觀從俄國擄獲的戰利品場合,以引爆自身炸彈自殺的方式與之同歸於盡,卻因為希特勒突然拒絕參觀而無法實現。

1945 年轉調至西區防線:大西洋長城( Atlantic Wall ),得到一枚鑽石金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並晉升少將。

格施道夫是少數幸運的逃過希特勒復仇的軍官之一。

  

 

Axel von dem Bussche( 1919 — 1993 阿克希爾.馮.丹.布奇  步兵上尉

1937 年十八歲時加入歷史悠久的波茨坦第 9 步兵團,曾經參加入侵波蘭與法國戰役。

1942 年在烏克蘭擔任團副官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帝國保安部( SD )在舊杜布諾( Dubno )機場屠殺超過三千名猶太平民時,對於這個暴行深感震驚。鑑於國家社會主義的罪行,開始反對希特勒。

1943 年 10 月布奇在柏林會見了史陶芬堡。
1943 年 11 月出現了一個可以接近、刺殺希特勒的機會,就是後來稱之為 「 大衣 」的行動,地點就在東普魯士的總統大本營附近。史陶芬堡挑選他為展示新制服的模特兒,身兼行刺的重任:身穿一件元首下令設計的陸軍大衣還有作戰背包,然後在大衣的口袋裡裝上有雷管的手榴彈( 另一說是他把手榴彈綁在腰上 ),趁希特勒觀看的時候一把抱住他,然後引爆手榴彈同歸於盡。但就在試穿日的前一天,盟軍的空襲把新大衣和背包都炸毀了。在新的大衣和背包重新縫製完成之前,布奇奉命回到東部戰線的原單位。 同年 12 月,他又到狼穴想要再次利用第二次的試穿機會進行謀害,但希特勒卻決定到自己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別墅渡過聖誕假日。
1944  年  01 月在東部的前線作戰中受了重傷,失去了一條腿。
1944  年  02 月 11 日的試穿與行刺任務由另一位軍官埃瓦爾.漢里希.馮.克萊斯特( Ewald Heinrich von Kleist )代替。然而希特勒卻因為一再推遲而取消,真正的原因不明。07 月 20 日當天,還在軍醫院裡面休養的他因禍得福,因為完全沒有密謀者和秘密警察知道他參與其中( 史陶芬堡除外 ),所以也是少數能夠逃過納粹復仇的軍官。
 

 

鐵十字勳章最高榮譽:金橡葉鑲鑚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