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 

 

歷史:歐洲殖民貿易政策的開端

 

這是一場英法兩國間為了維持在美洲的殖民土地與商業的即得利益而引發的爭奪戰,進而牽連當地世居的印第安部族。

最初白人踏上美洲時,印第安人友善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訪客。訪客們帶來人們從未見過的新奇而便利的物品:火藥、槍械武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穿過的衣服、鍋子、魚勾、錐子、首飾、針與刮具、鐵器等等商品,和當地的印第安人們交換獵來的動物皮毛。

隨著彼此間的交易漸漸熱絡,印第安人對這些商品更加的喜愛與依賴,而逐漸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傳承。一些印第安長者們也開始擔心這些商品的輸入,會使他們年輕的一代失去祖先所傳遞下來的手工技藝。白人也帶來不受歡迎的東西:酒精與疾病。酒精的影響改變了印第安人的善良習性;而天花、瘧疾,甚至於性病等疾病的肆虐,讓一些毫無抵抗力的原住民部落幾乎滅絕。

印第安人的歡迎與款待,不久卻換得白人的凶殘與暴虐。他們為了得到所需的糧食與獵物,開始襲擊部落,印第安人最後終於忍無可忍,群起反抗。

隨著歐洲方面對美洲皮毛商品的依賴日漸加深,各列強的王室也開始覬覦美洲這個新興而廣大的皮毛市場。另一方面,印第安獵人間、部族與部族間也為了這廣大毛皮交易的商業利益而你爭我奪互相殘殺。新來的歐洲殖民者也逐漸自大地認為這片廣大肥沃的新大陸,根本不配讓這些野蠻落後且不懂得善加利用的「 土人 」生活,這是上帝的恩賜,他們註定要持有這片土地。

起初這些歐洲政府為了汲取土地而對印第安人賄賂,他們積極的送給酋長與戰士們許多物品,次數越來越頻繁。如果哪些部落表示不接受,就被視為反抗份子;反之接受了禮物的部落就被認為是順從、可「教化」的,能夠和他們並肩作戰的印第安人,如此逐漸培養出一些對白人政府言聽計從的酋長,從而破壞了傳統原住民之間向來的和諧關係。陰險的歐洲政府實施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製造印第安部落之間的衝突,而且也達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些比較強大的部族,例如休倫人(Huron)、易洛魁人(Lroquois)和之後的蘇族人(Sioux)都堅持獨立,不願意被奴役。但在歐洲人眼中,他們既原始又沒有信仰,於是把基督教精神強加在他們身上。雖然在表面上印第安人們逐漸接受,但是他們仍然不忘祖先的傳統,甚至於在臨終前多會有所交代,希望子孫與親友們能夠讓他們以印第安式的習俗下葬。

到了十八世紀後期,印第安世界因為多年的戰爭、疾病的肆虐而奄奄一息,包括東北部一些弱小的民族逐漸地消失,而莫西干人只是這些消失部落的其中之一。

 

 Montcalm.jpg

歷史上的蒙卡姆侯爵

 

七年戰爭之法國 — 印第安戰爭的起因

 

當法國人於 1608 年開始在加拿大建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時,他們與英國的爭鬥也就此展開。最初的邊界問題多經過會戰來做決定,但最後決定勝負的卻是兩國在殖民法上所具有的差異。

法國人的殖民政策大多屬於宗教性的,目的是要讓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接受西方的文明價值觀;英國人則是以商業為主,企圖佔領印第安人的獵場、把它們變成繁榮的殖民地。法國希望獲得印第安人的合作;英國卻和原住民部族採取敵對的態度。結果法國人多成為商人與獵戶;英國人卻成為定居下來的農人與市民,由於定居與擴大發展,人口也超越了法國人許多。法國則相反,他們不希望有個異教徒的殖民地。所以到了 1713 年雙方簽下烏特勒支條約(The Treaties of Utrecht)時,加拿大的法國人還不到兩萬人,而英國的新英格蘭人口卻多達十五萬八千人。過了 35 年後,法國在加拿大增加到八萬人,英國殖民地的白人人口卻已經有一百萬人了。

英法兩國於 1745 年在布雷頓角島(Cape Breton Island)經過五星期的交戰後,英國佔領了法國的路易堡(Louisbourg)。但是根據 1748 年所簽訂的艾克斯.拉沙佩勒條約(Treaty of Aix-la-Chapelle,Aachen,又稱為第二亞琛條約)卻又把它歸還給法國而收場。但是不久法國加拿大的總督派一支遠征軍進入俄亥俄地區,以路易十五的名義要求兼併該地,目的是把英國的殖民地限制在大西洋與亞利加尼河(Allegheny River)之間,而在俄亥俄河谷建立一處法國的殖民地,並且修建一連串的要塞,讓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兩地連成一片。英國為了對抗,維吉尼亞的總督於 1753 年派出一位名叫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  – 1799,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英軍中校率領一部份的兵力在亞利加尼河與莫農加西拉河(Monongahela River)的交點上(即現在賓州的匹茲堡)建立一座要塞。次年他又率領了四百名士兵和印第安人再出發,卻因寡不敵眾,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於大草原上被迫向法軍投降。

受到這個事件的刺激,英國國會決定採取激烈的行動。1755 年兩個軍團派往維吉尼亞的亞歷山大城,由愛德華.布拉多克將軍(Edward Braddock,1695 – 1755)率領、華盛頓伴隨,準備向法國人的迪凱納堡(Fort Duquesne)前進。但是途中卻遇到了伏擊而大敗,將軍本人也為國捐驅。於是在 1756 年 05 月,英法兩國正式宣戰。

法 — 印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今天美國紐約州靠近加拿大邊境的喬治湖(Lake George)和喬治湖以北的香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一帶,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內的蒙特利爾Montréal)。這兩個湖泊為法 — 印戰爭提供了運輸部隊和給養的最佳渠道。當時,北美大陸上還沒有多少道路,控制這些湖泊和河流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控制著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法軍在魁北克和蒙特利爾有軍事基地,英軍則設在紐約的哈德森河(Hudson River)沿岸建立,中間地帶就成為巨大的戰場。1755 年的最後幾個月,英國軍隊在喬治湖附近擊敗法軍後讓衝突進一步升高。法軍隨即在香普蘭湖南端興建一座新的軍事要塞,以控制香普蘭湖和周圍地區。這個基地被稱為卡里庸堡(Fort Carillon)。該堡是為了控制香普蘭湖和通往喬治湖北部的地區,而且一旦受到攻擊時也可以提供堅強的防御。而英軍也在喬治湖南端修建一座類似的要塞,叫威廉.亨利堡(Fort William Henry)。

法國方面由蒙卡姆侯爵(Louis – Joseph de Montcalm)接掌魁北克的法國大軍指揮權,他在提康得羅加堡(Fort Ticonderoga,就是原來的卡里庸堡)集結包括法屬加拿大人與和法國結盟的印第安人,共八千人的兵力,並圍攻英軍的威廉.亨利堡,想要迫使它投降 ……

這裡,正是《大地英豪》故事的開始。

 

小說故事大綱

 

故事發生在 1757 年,也就是英法兩國為了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二年,地點就如上述的介紹,在北美洲的哈德森河、和喬治湖(小說裡的霍里肯湖,又稱「聖水湖」 )一帶,以英國的威廉.亨利堡指揮官孟羅上校的兩個女兒科拉與愛麗絲前往堡壘探望處境艱難而危險的父親,在途中被劫持出賣的事件為主軸,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故事的主角,英國軍方的偵查員 — 納蒂.邦波與老友莫西干族的酋長「大蟒蛇」欽加哥、以及酋長的獨子「快腿鹿」恩卡斯見義勇為,和劫持者—法國軍隊的同盟休倫人,名叫「刁狐狸」麥格瓦的酋長,以及他的族人們展開了一場殊死爭鬥,最後以一場大廝殺告終。

 

clip_image002[12]

詹姆斯.費尼穆爾.庫柏

 

原作者介紹

 

詹姆斯.費尼穆爾.庫柏(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 - 1851),1789 年生於紐澤西州伯林頓。他的成名作是 1821 年 11 月出版的小說《間諜》(The Spy)、《拓荒者》(The Pioneers,1823)以及《領航員》(The Pilot,1824)。這三部皆因其新鮮的民族題材、富於浪漫精神的樂觀情調,而讓國內外讀者耳目一新的文學作品,因此庫伯很快的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個世界知名作家,被後世尊為「美國小說的鼻祖」。

 

大地英豪-故事的發生範圍.jpg

小說故事的發生區域。當時英法兩國交戰的這兩座軍事要塞,在今日已成為觀光景點。從「Google 地球」的程式中,亦可找到它們的確實位置與形象。

 

說系列

 

這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其實是屬於小說《皮裹腿故事》系列的第三部,於 1826 年出版。這套小說的創作年代,依序是:《拓荒者》(The Pioneers,1823)、《最後的莫西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826)、《大草原》(The Prairie,1827)、《探路人》(The Pathfinder,1840)、《殺鹿人》(The Deer slayer, 1841)。這個長篇系列的故事是在描述一位森林獵人「皮裹腿」納蒂.邦波的一生。

按照這位主角生平事蹟的先後排列,應該是:

1.《殺鹿人》描述年輕時代的邦波首次出征的冒險經歷;

2.《探路人》or

3.《最後的莫西干人》是以十八世紀五十年代英法兩國的殖民戰爭為背景,描寫邦波這位獵人的戰鬥生活;

4.《拓荒者》敘述美國獨立戰爭後,邦波被迫離開開發地上新出現的小鎮,到西部森林中去過著狩獵的生活情景;

5.《大草原》則是講述沒有土地的農民向大西部繼續推進,以及年老的邦波在大草原上結束自己一生的故事。

這五部曲最有名的作品,當然就是在 1992 年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 – 路易斯(Daniel Day – Lewis)所主演的《最後的莫西干人》了。現在有許多英文的相關網站都有這部小說的全文刊載,總共有三十三章。

納蒂.邦波之所以會被叫做「皮裹腿」,是因為他的頭上總是戴著皮帽子,腿上裹著一雙鹿皮製的裹腿。他平時獨來獨往於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中,其身世無人知曉。他能讀會寫,生來就英勇無敵、慷慨仁慈,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理想與主張是普天下的人類都應該情同手足。這位森林獵人熱愛大自然、同情印第安人,在小說中扮演了一個一貫堅持正義和真理的角色,是庫柏心目中的「完人」。納蒂兼具文明與蠻荒地區裡的各種最優秀的特質,對於印第安人與白人、麋鹿與別的動物而言,他都可以稱得上是個「森林中的王子」。因此 D.H 勞倫斯給他一個非常特別的稱號:「持槍的聖人」。

 

clip_image002[16]

小說的版本之一

 

關於電影

 

這部小說在 1992 年由美國華納電影公司發行的電影,被我們的片商引進上映時,取名為《大地英豪》。它改編自菲利浦.唐恩(Philip Dunne)的原著劇本,由麥克.麥恩(Michael man)、克利夫.考爾(Christopher Crowe)編劇,麥克.麥恩導演,丹尼爾.戴 – 路易斯與麥道琳.斯德(Madeleine Stowe)主演。VHS  ∕  VCD 先由得利影視於 1995 年代理發行,2001 年再由巨圖科技公司代理發行再版 VCD,最後由美商華納家庭娛樂公司自己發行 DVD。

除了這個版本外,其他分別於 1920 年、1932 年、1936 年和 1957 年都有電影或是電視影集的版本問世,甚至還有兒童版或是動畫版的錄影帶。1997 年還有所謂的「電視懷舊版」,至於小說書籍的版本就更不計其數了,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

 

影視版本

《最後的莫西干人》之影視版本,從左至右分別為:1920 年、1936 年、1957 年、1992 年、1999 年。其中 1992 年的電影版本是我們最熟悉、也是文章內容介紹的版本,而 1957 年的版本是電視影集,1999 年的版本看起來像是動畫版。除了 1936 年與 1957 年的版本是 VHS 發行,其他均為 DVD。【圖片來源:亞馬遜網路書店美國網頁】

 

各種小說封面

書籍版本的封面【圖片來源:亞馬遜網路書店美國網頁】

 

主要人物:小說與電影的差異

 

那達耶─鷹眼

鷹眼(Hawkeye)

正如前面所說明的,小說裡的他只是個英國軍方偵查員,而且跟莫西干的老酋長欽加哥是個生死之交的好朋友;他對待老酋長的獨子恩卡斯就如自己的孩子一般。

在電影中這位名叫納蒂.邦波的森林獵人的名字變成了「那達耶」(Nathaniel,涵意為上帝的贈禮),但別名「鷹眼」倒是沒有變動,而「長槍」變成了「長槍獵人」。他的身分則改變成從小就被欽加哥收養的養子、恩卡斯的義兄。所以說鷹眼算是主要人物中變化最大的角色啦!(Daniel Day – Lewis 飾演)

 

可娜 門羅

科拉.孟羅(Cora Munro)

這位女主角是個個性堅強、成熟穩重的女孩,和妹妹愛麗絲姊妹情深;在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差異就是愛戀的對象與最後的結局。

在小說中,她最後死在麥格瓦的同黨刀下,恩卡斯是喜歡她的,所以也就因此為她犧牲;在電影裡的她卻喜歡鷹眼,最後深愛她的鄧肯.海沃德為了成全這對戀人,而代替她接受火刑犧牲。

電影裡她的中譯名為可娜。(Madeleine Stow 飾演,她也曾經演過《將軍的女兒,The General's Daughter,1999 》 )

 

安卡斯─快腿鹿

恩卡斯(Uncas)

這位年輕的印第安人在電影方面的變動主要是他喜歡的對象。

小說裡這位別名「快腿鹿」的莫西干人喜歡上了科拉,所以當眼看科拉死在休倫人的手裡時,他奮不顧身的與麥格瓦打起來,結局與電影一樣都是死在他的刀下;電影中的恩卡斯喜歡的卻是愛麗絲,所以也是為她犧牲性命。

他在電影裡面的戲份沒有小說的描述來得重。這部小說的書名《最後的莫西干人》指的就是他,但是電影所指的似乎是他的父親欽加哥。

電影中他叫做安卡斯。(Eric Schweig 飾演)

 

愛麗絲 門羅

愛麗絲.孟羅(Alice Munro)

基本上她是一個個性怯懦、小鳥依人,讓人不由得生起憐憫與愛護之心的小女孩。在小說裡,鄧肯.海沃德喜歡的是她,而不是姐姐科拉。

電影裡的最後,她不願意被麥格瓦帶走,在恩卡斯慘遭殺害之後,選擇跳下懸崖殉情。(Jodhi May  飾演)

 

金卡加─大蟒蛇

欽加哥(Chingachgook)

在小說裡別名為「大蟒蛇」的老酋長,與獨子恩卡斯一樣沉默寡言,他比電影裡更多出一份因為失去了族人與土地而沉重、悶悶不樂的心情。這位老莫西干人與兒子都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知危機存在的本領;電影中他的份量就有如恩卡斯一樣,沒有很重的戲份。

電影裡的譯名為金卡加。(Russell Means 飾演)

 

登肯少校─大方的手

鄧肯.海沃德(Duncan Heyward)

在電影與小說之間,他最大的不同在於熱戀的對象。

小說中他的戀人是愛麗絲;電影裡面卻是她的姊姊科拉。而且這位年輕的英軍少校與鷹眼和恩卡斯的關係在小說裡是和諧的。他把恩卡斯當做救命恩人,因為恩卡斯總是在他面臨危險的時候給予幫助,對鷹眼則是由衷的敬佩;但是電影裡,鄧肯與鷹眼的關係水火不容,因為他倆都同時愛上一名女子。但是她所愛的人卻是擁有白人血統的莫西干戰士,所以鄧肯對鷹眼生起了嫉妒之心。

電影為登肯.海華。(Steven Waddington 飾演)

 

馬瓜─刁狐狸

麥格瓦(Magua)

這位在主要人物中唯一的反派人物,最大的差別在於復仇的動機。

小說中他復仇的動機是,原本為部落酋長的他因喝酒誤事而失去族裡的領導地位,後來也因為酒後闖入孟羅上校的營房,違反不准喝酒、闖入營地的規定,被嚴肅的孟羅當著眾人的面前處罰他,使他受盡恥辱,所以一心要報復;電影裡他的動機卻是因為孟羅上校率軍闖入他的家園、殺害他的孩子,妻子以為他也被英軍殺害而改嫁他人,使麥格瓦一夜之間家破人亡。所以他對於孟羅可說是有血海深仇的。

書中的麥格瓦漸漸喜歡上科拉,一心一意的要求她答應下嫁,這樣他的復仇或許有轉圜的餘地,也就是說他在小說中不像電影裡,非要置孟羅父女於死地不可。他主要的目的與其說是針對孟羅不如說是為了要恢復自己在族裡的領導地位。

此外,電影裡的麥格瓦不僅為了復仇,還多了想要和法國人簽訂協議,以滿足壟斷皮毛交易、佔有其他土地、和別的印第安民族交換黃金與想要的商品的野心。至於他的死,電影裡是被憤怒的欽加哥所殺;小說則是鷹眼在懸崖上朝他開了一槍,最後這名休倫人從懸崖邊緣掉下摔死。

電影裡他的名字中譯為馬瓜。(Wes Studi 飾演。他曾經參與許多電影的演出,最讓我熟悉的就是《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1990》 )

 

門羅上校─白頭髮 

愛德蒙.孟羅(Edmund Munro)

這位老上校在小說裡一直存活到故事結束,對於他的結局也只有一筆帶過。但是在電影中卻死於投降撤軍的途中、休倫人突襲之下。麥格瓦不但親自殺了他,還挖出他的心臟洩恨。

其實這個角色正是以指揮威廉.亨利堡駐軍作戰的英軍上校 — 喬治.孟羅(Lieutenant - Colonel George Monro,1700  –  1757)為藍本的虛構人物。

他在電影裡名為門羅。(Maurice Roëves 飾演)

 

蒙卡姆侯爵

蒙卡姆侯爵(General Montcalm)

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法國部隊在北美在七年戰爭(發生在北美的部分被稱為法國和印第安戰爭)的指揮官。他的全名應是 :路易.約瑟夫.德.聖維蘭侯爵(Louis – Joseph de Montcalm – Gozon , Marquis de Saint – Veran,1712  –  1759),電影裡的名稱翻譯為蒙特康。

在歷史上,威廉.亨利堡指揮官喬治.孟羅的步兵團和民兵部隊因長期抵制法軍的圍困和轟炸而疲憊不堪,處在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的孟羅上校很不願意接受敵軍的招降,但看到來自紐約殖民地的指揮官丹尼爾.韋伯將軍(Lieutenant General Daniel Webb)無法派出增援部隊前去解救駐軍的信息時,只好同意蒙卡姆的條款,讓數百名的士兵和平民平安撤離,途中卻遭到與法方結盟的印第安人攻擊和屠殺。

後世對於蒙卡姆是否有阻止屠殺的行動尚有爭議。有人說這場屠殺是在他的刻意縱容之下才發生的(小說的作者贊同這個觀點),但也有人不同意這個說法。(Patrice Chéreau 飾演)

 

韋伯將軍

丹尼爾.韋伯將軍( Lieutenant General Daniel Webb )

他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不過在電影和小說中都沒有什麼「戲份」。

在歷史上他確實曾經寫信給孟羅上校表示無法派兵增援,不過後來還是有派遣軍隊馳援,但為時已晚。對於英軍來說,失去威廉.亨利堡在短期內固然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不過這場戰爭最終的贏家還是屬於他們。(Mac Andrews 飾演)

 

休倫族族長 

塔曼儂

在小說裡面,他是特拉華族(莫西干族的一個分支)年高德邵的族長。和電影一樣,都是故事的後段才出場。電影中的那位休倫人的酋長或許就是他,而且小說裡面的對話比電影多一些。

被電影編劇刪除的人物:

大衛.加穆

這位性情誠實敦厚的聖歌教師,只有出現在原著小說裡面。他算是一個跑龍套、陪襯的甘草人物。大衛在軍武方面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能,做事認真但又常出錯,唯一的兩個優點就是重信用、講義氣。他也是這部小說裡面前後變化較大的角色。

 

電影劇情的順序

 

電影劇本其實就是把小說裡的內容去蕪存菁,經過改編之後再重新做了排列組合。如果對照原著小說的內容,那麼電影發展的順序應該是:

【第二章】莫西干父子與那達耶在山中獵鹿。

→【第一章】登肯從韋柏將軍所停留的地方護送門羅上校的兩個女兒到威廉.亨利堡。

→【第四章】護送的隊伍遇襲。

→【第十三章】那達耶與莫西干父子領著登肯與姊妹倆藏身在印第安墳區。

→【第十四章】姊妹倆終於到達威廉亨利堡,與父親門羅上校見面。

→【第十六章】英軍向法軍投降,英軍自威廉.亨利堡撤軍 。

→【第十七章】馬瓜向蒙卡姆侯爵表明復仇的決心,並且率眾突襲撤出的英軍隊伍,展開屠殺 。

→【第十二章】前段、【第十七章】後段部分那達耶與安卡斯從休倫人手中救起了可娜與愛麗絲 。

→【第二十章】那達耶一行人乘著休倫人留在河岸邊的小舟逃離屠殺現場。

→【第六章】他們一群人藏身在瀑布旁的岩洞中。

→【第八章】可娜贊成那達耶與莫西干父子從瀑布中跳下逃脫。

→【第二十一章】那達耶與莫西干父子安全上岸,並展開追蹤科拉姊妹與登肯的蹤跡。

→【第二十八章】後段,【第二十九、三十章】的部分那達耶放下武器單獨前往休倫人的部落,該部落的酋長決定如何處置四人;馬瓜帶走愛麗絲、登肯代替可娜接受焚刑。

→【第三十二章】安卡斯為了愛麗絲奮不顧身的與馬瓜決鬥身亡,愛麗絲跳下懸崖殉情;馬瓜被憤怒的金卡加殺害。

→【第三十三章】安卡斯的葬禮,故事的尾聲。

至於小說所沒有、被電影劇本改編的部分,就是大英帝國為了要增加戰鬥的兵力而招募民兵,以及關於邊境屯墾區被襲擊、那達耶因協助民兵逃離而被軍方逮捕等情節。

 

原作被改編的部分

 

與電影相關的情節,大致有:

小說內容:故事的開始,姊妹倆為何突然要前往戰場探望父親?這點也令人覺得奇怪。但是話說回來,這個故事的起因就是這件事,只是說不大合邏輯。因為孟羅在前線的戰況吃緊,所以姊妹倆似乎沒有理由、也沒必要這麼做。

電影劇本改編:探望父親是姊妹倆原有的計劃,而在前線戰況日漸吃緊的孟羅曾經寫信警告她們前線的危機,不要再靠近,但是信差在途中被殺害,所以姊妹倆沒有收到這封重要的警告信件。

小說內容:在第一章裡,鄧肯是單獨護送姊妹倆,跟先遣部隊兵分兩路前往威廉.亨利堡。可是他們對於附近的路根本不熟悉,身處荒郊野外又缺乏防備的兵力,所以才讓擔任響導的麥格瓦差點得逞。而麥格瓦曾經被孟羅上校懲罰過,但是這位指揮官還是派他帶領科拉與愛麗絲、鄧肯。難道孟羅從沒考慮過麥格瓦會因此懷恨在心,而對姊妹倆不利嗎?

電影劇本改編:韋伯將軍派遣他手下的一連士兵協助鄧肯護送小姐們,而充任英軍斥候的麥格瓦(實際上他是蒙卡姆侯爵的人馬)一樣是響導,這樣他才能夠反過來與同族的人們襲擊這支隊伍,接續以後的情節。而在劇本中,麥格瓦的復仇動機與小說不同,所以也就沒有這層顧慮。

小說內容:第十五章,鷹眼不幸遭到法國人俘虜,稍後被遣還。但是他幾時攜帶了重要的信件?此信就是韋布將軍拒絕派遣援兵協助孟羅參戰的訊息。這點原作庫柏先生在小說前面並沒有交代。

電影劇本改編:送這封信的信差被麥格瓦在森林中殺害,所以這封信才會落到蒙卡姆的手上。

小說內容:英軍撤軍的隊伍遭到麥格瓦那群休倫人屠殺之後,在第十八章裡,他們五人(偵查員鷹眼、欽加哥、恩卡斯、鄧肯與孟羅)從已成廢墟的威廉.亨利堡附近森林中冒出來,未免太突然了。因為鷹眼遣還英軍堡壘後在幹嘛、莫西干父子在前進威廉.亨利堡途中就不見了蹤影、鄧肯在隊伍出發前就先率領前衛部隊離去,所以他是如何發現危機而即時返回?而且只有他一個人,其他的部隊成員呢?孟羅在混亂中企圖折返法軍陣地,要蒙卡姆保證他們的安全而消失於屠殺現場 …… 所以為何他們五人會一起出現,這點小說亦沒有交代清楚。

電影劇本改編:鷹眼因幫助部分民兵逃亡而觸犯了軍法,被押在撤軍隊伍途中,恩卡斯與欽加哥都在他的身邊。發生屠殺時,他趁亂解開了手銬去營救姊妹倆,孟羅被麥格瓦殺害,鄧肯也在奮戰中。最後他們六人乘著小舟擺脫了混亂的屠殺現場,藏身於瀑布旁的岩洞中。

小說內容:第二十一章,鷹眼與莫西干父子藉著腳印來追蹤姊妹倆與聖歌教師的蹤跡,過程也有誇張的部分,像是恩卡斯從一個放盡泉水的小溪溝裡,那潤濕的沖積土層上找到了一隻鹿皮鞋的腳印等情節。

電影劇本改編:當他們從瀑布中安全上岸後,拼命的趕往休倫人的部落所在,因為他們根據部落之間的傳統規矩來研判,早就知道姊妹倆與鄧肯會被帶往該處。劇本把小說的這段內容幾乎刪除或簡化了。

雖然小說裡有以上的不合理之處,但是一些電影劇本所沒有的內容,例如第三章欽加哥與鷹眼的對話,第七章與第八章鷹眼、恩卡斯與欽加哥、鄧肯在格倫瀑布的岩洞附近和休倫人的戰鬥經過,第十二章鷹眼與莫西干父子再次替姊妹倆與鄧肯解圍,第十四章鷹眼一行人前往眼前的威廉.亨利堡之冒險過程,以及第十六章孟羅向鄧肯透露姊妹倆的身世,第二十章船隻驚險的追逐戰,還有第二十一章那雖然不大合理但過程精采的足跡大追蹤、鷹眼在第二十五章扮演一頭大黑熊的滑稽樣等等,都是很值得看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配樂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一定會對影片開始的那段配樂感到震撼。這張原聲帶曾經獲得 1992 年奧斯卡最佳錄音作品獎,由 Trevor Jones 和 Randy Edelman 兩位音樂家攜手合作。整張專輯有著獨特的民族悲歌色彩,尤其影片開始的主旋律,配上群山遠眺的鏡頭,更襯托出那磅礡的氣勢。Edelman 的作品帶有較濃的現代感與民謠色彩,而 Trevor Jones 則擅長以弦樂群編織出優美動人的旋律,配合強烈而巨大的節奏交織成驚心動魄的音樂,緊緊的握住聆聽者的心弦。這張專輯歷久彌新,直到最近還有音橋音樂代理的最新再版版本。

 

電影原聲帶

這兩張都是原聲帶 CD 的封套。左邊的專輯是由 Joel McNeely 指揮、皇家蘇格蘭交響樂團執行錄音工程的電影原聲帶,於 2002 年重新發行 DVD 版本時再次錄製的新版本,由滾石國際音樂公司發行。右邊的則是大家都熟悉的 1992 年「初代」版本,這兩張專輯我都有,但右邊的應該是再版的原聲帶 —— 由音橋唱片總代理發行的世紀之音系列。

 

電影觀後感和結語

 

早在白人到達美洲大陸之前,印第安人們就已有著自己的固有宗教、歷史與傳統文化,只是當時那些貪婪的歐洲人無意、也無心去理解。他們強制改變印第安人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就更不會珍惜這些寶貴的經驗與文化傳承,再加上各列強只著眼於龐大的商業利益,在印第安部落之間挑撥離間,施政上更是充滿欺瞞。白人為了要他們讓出祖祖輩輩所留下來的土地,與之簽下無數的協定與條約,但是一件都不曾履行過。

許多歐洲的平民懷抱著新生活的夢想,遠渡重洋地移居到這裡,用自己的雙手在這片新土地上落地生根。他們只想在這裡過著不受政府干擾、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希望親人與家園不要被不時出沒邊境的野獸,或是野蠻好戰的匪徒所襲擊而已。這其中不乏與印第安人相處融洽的例子,甚至還有少數的白人同化於印第安部族的生活與文化當中。

然而那些來自歐洲的王室貴族與富商巨賈們,在這塊遼闊的大陸上得到巨大的利益,卻從來不曾照顧或感激原住民,反而指控他們先破壞協定,而藉此強迫原住民們遷移到那些早已圈好,既貧瘠又狹小的土地上自生自滅。所以這些被他們擅自稱為「印第安人」的族群不得不拿起武器對抗暴政,使得許多英雄,諸如瘋馬(Crazy Horse)酋長、傑洛尼莫(Geronimo)、坐牛(Sitting Bull)酋長等人都在這些殖民者的謊言下犧牲了。

蘇族酋長文迪坦卡(Wanditanka)有段話說得好『白人用盡手段,希望印第安人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順從白人的習慣。我要問,若是印第安人也強迫白人像我們這樣生活,白人又該如何?白人一定會反抗的。那麼對於面臨威脅的印第安人來說,他們也是不得不反抗的。』

電影的主角那達耶雖然擁有白人血統,但是心中對於他們的情感還遠不如從小就收養他的印第安人來的濃厚。他與養育自己的族人一樣,對於賜予人類各種生活之需的大地之母與先祖們都充滿了敬畏之情,對於神聖的大自然心存感激。平時他和養父金卡加與義兄弟安卡斯在森林中過著狩獵的生活,和邊疆地帶的屯墾區居民交往密切、融洽。那達耶 —— 鷹眼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因此拒絕接受大英軍官的征召擔任民兵。也許這個角色所代表的,就是那些樂天知命、與印第安原住民和平相處的平民百姓吧!

與那達耶有著強烈對比的角色,就是電影中唯一的「大反派」 —— 馬瓜。他永遠也忘不了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復仇之火無時無刻地啃蝕著他的心。即使英國投降與法國停戰,這種意念也沒有因此告終。他甚至公開違反蒙卡姆和英軍的停戰協定大肆屠殺英軍,目的只是為了要找到門羅與他的兩個女兒。最後他終於如願殺死仇敵,可是復仇之火並沒有因此澆熄,他非要親眼看見這位英軍上校絕後才甘心。馬瓜還有計劃與白人簽下協定、以擴張自己慾望的野心。其實他就是白人為了拉攏部分印第安人的利誘策略下的典型例子。

《大地英豪》雖然電影劇本與原著小說的情節差異頗大,而且有著俊男美女以及愛情故事的組合成分,但是電影中仍然含有著發人深省的內涵。在這片美洲大陸下,隱藏著歐洲殖民者的貪婪與邪惡,影響所及,讓今天美國的印第安人成為和我們台灣原住民一樣的弱勢團體。他們幾乎慘遭滅絕,僥倖存活下來的人備受歧視。

其實他們只有一個卑微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政府能夠正視他們基本的尊嚴與文化傳統的尊重,和一個平等的待遇與保障而已。

 

十二吋人偶.jpg

這隻製作精巧的「鷹眼娃娃」在 2002 年為作者 Adrienne 贏得玩偶雜誌的產業獎項。【 圖片來源:DANIEL’S DAN  】

 

 

參考資料 A:電影的相關網站

 

On The Trail of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這裡面有許多關於電影的幕後花繫、演員專訪、劇照與拍攝場景等等資料,內容豐富。

DANIEL’S DAN

這個網站裡面有丹尼爾的傳記與他歷來所拍過的電影介紹與他的許多圖片、新聞,以及影迷的圖畫,鷹眼的手工人偶介紹等等豐富的內容。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有關任何電影與演員的資料(不限本片),都可以到這裡查詢。

 

參考資料 B:史料與小說的部份

 

◎《大地英豪 –– 最後的莫西干人》

詹姆斯.庫柏原著,朱乃長 譯,業強出版社,1993 年。由於台灣只有出版這系列小說的第三部,所以譯者在「序言」的部份把此套作品介紹得非常詳細,也是本文原作系列介紹的主要的引用來源。這本在當時隨著電影上映而出版的書籍早已絕版,但目前在市面上還有兩種版本可找。

一是新潮社於 2003 年 04 月出版,由宋兆霖翻譯的版本。不過這本書的介紹有一點是錯的,那就是電影的名稱是《大地英豪》,而不是《與狼共舞》。

二是最新的兒童注音版,由天衛文化在 2008 年 11 月出版的《最後一個摩希根人》,賴青萍改寫。

◎《西洋世界軍事史卷二:從西班牙無敵艦隊失敗到滑鐵盧會戰  上冊》

富勒將軍 著,麥田出版,1998年台北。本書是本文的史料部分的引用來源之一。

◎《印第安人 : 紅皮膚的大地》

Philippe Jacquin 著,時報出版,2002 年台北。本書亦是本文的史料部分的引用來源之二。

◎《印第安人興衰史》

W.C.Macleod 著,廣文出版社,1992 年台北。本文的史料部分的引用來源之三。

◎《大地英豪》原聲帶背後簡介、相關網站的圖片與資料、電影影片中的製作陣容與內容等。

◎ 網路維基百科

有關人物與史料的部份查詢,中、日、法、英版本我都有查過。

原作的線上小說 

凡是英文能力強、又對這部小說有興趣,或是不喜歡看中文版、想要磨練英文程度的人,都可以進去看一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