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大型文物展回顧

 

每當古埃及文明相關文物在台展出,總是會吸引大批的參觀人潮。以下就是我曾經參觀過的相關展覽大盤點:

 

1985 古代埃及文物

年代有點久遠的展覽圖錄,封面上光都脫落了

 

就我記憶所及,第一次的相關特展大概是 1985 年 09 月初,位於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古代埃及文物展」。該展文物是美國費城的賓州大學博物館 (University Museu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借出,或許這是古埃及相關文物在台的第一次展出而造成轟動,後來還在台中市文化中心、台南市文化中心與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展出,為時半年。

回顧該次展覽的文物其實都算是小東西,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具沒有拆開布條的木乃伊。這是一位名叫「奈班特魯」的祭司,約五十歲的男性。有意思的是,在博物館亮相之前該具木乃伊還「搭乘」救護車,由警車開導浩浩蕩蕩地進入三總「翻來覆去」地拍攝許多張X光片卻依然查不出確切死因;博物館在眾多媒體前開箱時還得挑個「良辰吉日」、燒香膜拜,即使沒有拆開布條,還是有些膽小的女記者怕怕的退了幾步。

這個展覽有五大主題:神扺與宗教、生活、墓葬、文化、藝術。依稀記得當時的媒體好像有熱烈討論埃及木乃伊到底適不適合在台灣這樣悶熱潮濕的氣候中展出,現場只有簡單的展示櫃,然後在木乃伊四周設置一條「結界」與民眾保持一點距離。印象中除了木乃伊展示間之外,其他展區的參觀人數還挺鬆散的。(我大概是 10 月 20 日去的,因為有留下一張有日期的鉛筆繪圖。不過 35 年後的現在,細節上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很有可能會記錯咧!囧TZ)。

 

2000 千禧印象 古埃及的今生與前世

 

在這之後似乎一直都沒有再舉辦盛大的古埃及文物展,一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千禧年之後才開始多起來。

首先打頭陣的就是 2000 年 03 月 11 日至 07 月 09 日由德國的佩里宙斯博物館(Roemer und Pelizaeus Museum)借展,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的「千禧印象:古埃及的今生與來世」。顧名思義,這次的展覽是以古埃及的喪葬文化為主軸,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日用小物,例如鏡子、眼影筆、梳子、剃刀、眼影膏瓶,還有衣服、項鍊與戒指等。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一個阿奴比斯的陶製面具(重達八公斤),左瞧右看還真懷疑祭司能戴著它執行儀式嗎?不過最受矚目的展品是七具來自新王國晚期至希羅時期的木乃伊人形棺木與木乃伊面具、約 87 和 88 公分高的兩具孩童木乃伊,其中一個頭部的布條已拆,表情就像睡著了一樣。還有幾個動物的木乃伊或棺木,最大、最長的就是鱷魚,有不少人被那副大嘴略張、露出尖牙的「尊容」給嚇到(XD)。

此外,把墓室壁畫完整複製是古埃及文物在台展出的首例,墓主是新王國十八王朝時期的底比斯市長賽尼夫(Sennefer),最「吸睛」的部分就是滿屋的葡萄藤,因為冥王歐西里斯也是葡萄酒之神,所以這個水果也是復活的象徵。該墓室又稱為「葡萄藤之墓」,主辦單位還印有專門的文宣詳細介紹,大型圖錄的後面也有解說。

現場人潮眾多,許多家長也帶著孩子參觀,在我的記憶中,最傷腦筋的是現場有很多吵吵鬧鬧,還有就地玩起遊戲、到處奔跑而不見家長的制止的孩子們,還有很多學生坐在展示場裡頭聊天也沒人管,國人的參觀品質真的有待加強。

自然科學博物館經過長達十年的交涉,終於在法國的華裔收藏家的手中,以台幣約一千萬元的高價購得一具男性木乃伊和人形棺木,成為東亞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收藏埃及木乃伊的國家。經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仔細檢驗的結果,他是古埃及晚期年約 18 至 20 歲行過割禮的平民青年,生前患有嚴重的牙周病。這具木乃伊於 2002 年 12 月 17 日公開展出。

 

2003 金字塔探索四大文明 羅浮宮埃及文物展

 

從 1980 年代中期乃至 2003 年之間,古埃及考古界有許多值得國內媒體注意的大事:拉美西斯二世的五十名王子之墓(KV – 5,1820 發現)的重新勘查(1987 - 1995 確定整座陵墓的樣貌)、「金身木乃伊之谷」的發現(1996)、羅浮宮埃及館重新開張(1998)、亞歷山卓港東邊海底發現希臘時期的沈船與城市文物(2001)、大金字塔秘室的最新探索 (2002)、圖坦卡門生前相貌的第一次推測(2002)、新亞歷山卓圖書館的隆重落成(2002),以及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前後播出兩部引發熱烈討論與爭議的節目 —— 《暗殺圖坦卡門》和《再現埃及王后娜芙蒂蒂(Nefertiti)》 (2003),還有 2003 年 11 月 21 日至 2004 年 03 月 28 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 「金字塔探秘四大文明:羅浮宮埃及文物展」主辦媒體大約從展期前一週開始,一個星期內每天都有大篇幅的報導,把自 90' 年代中旬起逐漸加溫的「埃及瘋」推向最高潮。

媒體對於展覽關注的部分除了衝著羅浮宮的名氣之外,還圍繞在一具布條尚未拆卸,名叫艾努圖娃媞(Henoutouati)的少女木乃伊身上。展品非常豐富,有各種大小型雕像,包括向來放置在羅浮宮學院入口的一對人面獅身像與貓、狗等動物的木乃伊和收容它們的棺木,以及五套完整的彩色人形棺木、喪葬與生活用品等等,號稱「除了金字塔搬不來之外,其他埃及文物都來了」。

展場的第一部份是先介紹埃及學的誕生,1822 年商博良(Champollion)藉由羅賽塔(Rosetta)石碑破解了象形文字,讓這個「死亡」的古文明再次「復活」。之後是尼羅河及其生態、四千年的歷史,最後當然就是大家最好奇的「古埃及的生與死」。除了精緻的人形棺木與少女、動物的木乃伊之外,還有首次展出《死者之書》(Livre pour sortir le jour de Nesmin)和《巴肯目神話》(Papyrus mythologique de Bakenmout)兩份保存十分良好的紙莎草紙文件。這次也複製了一位工匠,名叫賽內珍(Sennedjen)的陵墓精美壁畫。他生前居住在工匠村(Del al Medina),逝於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陵墓於 1886 年發現時保存狀態相當完整。

羅浮宮與主辦單位計畫在台北結束後也會在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和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全部的展期「滯留」時間為一年。順便一提:這個展覽原本打算在八月一日開展,卻因為 SARS 的疫情而延後至十一月,同時這也是羅浮宮埃及館首次向國外借出多達 172 組、609 件文物,創下當時在台特展的展品數量紀錄。

所謂的四大文明,是指國立歷史博物館曾經盛大展出過的「兵馬俑 秦文化」(2000 年 12 月 11 日至 2001 年 03 月 15 日)、「文明的曙光 美索不達米亞 羅浮宮兩河流域珍藏展」(2001 年 03 月 24 日至 2001 年 07 月 15 日),以及「印度古文明藝術展 」(2003 年 04 月 23 日至 2003 年 07 月 20 日)和這次改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古埃及文物展。

2005 年的大事就是圖坦卡門透過一次精密的全身電腦斷層掃描,並建立第二次生前相貌的推測,國家地理頻道也順勢推出「埃及法老週」的一系列節目。

 

2007 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 世界文明瑰寶

 

2007 年 02 月 04 日至 05 月 27 日,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舉辦「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世界文明瑰寶」特展,展出包括舊石器時代、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羅馬帝國、早期歐洲與中世紀的歐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東南亞文化、伊斯蘭世界、非洲與大洋洲諸島,以及美洲文化等文物。

由於這次展覽規模非常龐大,因此更是吸引了滿滿的人潮,但展場的照明不太好,導引路線也不明確,在缺少現場參觀人數管控的機制下,至今我的參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的後腦杓(XD)。

其中在古埃及的部分最受人注意的就是「不幸的木乃伊」人形棺木蓋板,因為它牽扯到網路上盛傳一時的虛構詛咒事件和鐵達尼號

 

2011 木乃伊傳奇 埃及古文明特展

 

2010 年左右,古埃及的熱潮到逐漸地冷卻下來,以致後續的相關考古發現在台灣都難有較高的能見度,例如該年發表的圖坦卡門家族 DNA 鑑定結果

時至 2011 年又有古埃及的展覽了。展品來自英國的伯頓博物館(Bolton Museum),自 2002 年起從美國華盛頓特區開始做世界巡展,台北展期結束之後,也曾到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繼續巡迴展出。展覽名稱是「木乃伊傳奇 古埃及文明特展」,時間是 2011 年 06 月12 日至 09 月 23 日,地點又回到中正紀念堂。

古埃及的宗教觀向來就是現代人非常感興趣的部分,這回也不例外。除了喪葬文物與生活用品之外還是木乃伊,特別是一具躺在來自第 21 王朝的女祭司阿蒙陶漢努 (Amun Tayuhenet)棺木裡,年約 25 歲的拉美西斯二世之子(推論,我看過後覺得應該不是 ,布條已經完全去除。

此外,素有「埃及的拿破崙」之稱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石棺大廳內的《來世之書》(The Amduat)壁畫重建,也是這次展覽的一大特色。可惜對於這個佔滿房間、筆畫輪廓簡潔的巨幅壁畫並沒有任何詳解文宣,就連大型圖錄也沒有(但我不知導覽手冊有沒有)。這裡有許多人逗留觀賞,但大部分的老老少少都是走馬看花,有看沒有懂。撇開深奧的宗教意涵,它的過程其實很類似電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陰間大冒險,法老通過種種的考驗後就可進入歐西里斯的國度,也就是古埃及人心目中的天堂(電玩和手遊設計師可以考慮開發這個遊戲 ~XD)。

 

2017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 探索古代生活

 

六年之後的 2017 年 11 月 14 日至 2018 年 02 月 18 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再次和大英博物館合作舉辦「大英博物館藏 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

隨著檢驗科技的進步,考古與歷史研究者們再也不需要粗暴地把裹屍布拆開,做出類似圖坦卡門那樣的破壞性檢驗,只要透過先進的電腦斷層掃描等技術就可以推論出死者的年齡、性別、生活與飲食習慣,甚至生前所罹患的疾病和死因。這次主要的重點是六具外觀包裹完整、屬於古埃及晚期的男女木乃伊 (其中一具是大約兩歲的男童) 和棺木,透過電子投影、影片放映和互動展示的方式來訴說他們生前的故事。

或許有些人害怕瞧見木乃伊而使得這次的展覽人潮適中,不會再像先前的「世界文明瑰寶」特展那樣的人擠人,現場還可以看到有學生正在默默地寫著筆記和素描,非常專注,而我也終於能夠慢慢看完整個展覽。

 

2020 圖坦卡門 法老王的黃金寶藏

 

今年有「圖坦卡門 法老王的黃金寶藏」特展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時間是 2020 年 01 月 17 日至 2020 年 04 月 05 日。令我好奇的是借展單位,既不是陵寢的發現國英國也不是開啟古埃及研究的法國,更非他生長的母國埃及,而是展品與埃及完全無關的古希臘技術博物館(Kotsanas Museum)!

我發現媒體宣傳很反常:這種堪稱重量級的特展按照以往的「埃及瘋」模式,應該會有超高的曝光率才是。但這次的報導非常稀少,只見『本次主辦單位與埃及官方單位商議後,以「教育推廣」原意與「文物保護」原則,成功商借到,500 餘件來至於埃及文化部為推廣古埃及藝術文化所監修的「圖坦卡門等比例官方認證藝術品」(節錄自官網)的介紹詞,感覺異常的低調。

圖坦卡門剛好是在下打從唸小學起就非常熟知的第一位法老。比起以往各種古埃及文物展覽,這回純粹只是一個「等比例模型」特展。雖然官網上有那一段含糊的說詞,可是還有許多人搞不清到底是真是假。只要稍微觀看一些主辦單位和網站部落格主陸續釋出的圖片就可知,這些展品的擬真度說真的就只是「一般」而已,甚至還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部分展品細節根本是「粗糙」,瑕疵顯而易見;導覽手冊也是小小薄薄、簡簡單單的一本小冊子,沒有出版大型圖錄。

 

古埃及大型文物展回顧

 

古埃及大型文物展回顧

目前仍在歐美國家巡展的「本尊」【下】與「分身」【上】

 

拿複製品當作正式展品的點子並不罕見,為了讓一些不易借展的國家或地區民眾也能一睹風采,同時降低文物意外毀損的風險,的確有部分的巡迴或是常設展會出現一批製作精緻的「分身」來代替「本尊」亮相,重點在於展品的產製是否得到埃及政府官方機構的正式授權,以及和原件相比之下能不能夠以假亂真而已。這招連埃及自己都在國內使用呢!

「正港」的圖坦卡門部分寶藏目前還在英國倫敦展出到五月份(之前是在洛杉磯和巴黎),接下去預計今年六月到明年一月會在美國波士頓,最後一站是澳洲的雪梨,展期一樣是六個月。儘管這些海外展覽均得到埃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不過許多民眾認為這批無價之寶實在不宜多次對外借展,應該要留在國內讓學生多認識自己的歷史文化,亦可增加觀光收入。因此,這或許是它們在海外的「末代」巡展。

隨著座落在吉薩金字塔附近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即將盛大開幕,和後年(1922 — 2022)的圖坦卡門陵墓發現一百週年紀念,想要一睹圖坦卡門真正的寶藏,屆時條件允許的話,敬請親赴埃及或是英國共襄盛舉。在此之前,姑且就把這個展覽當作是「課前預習」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埃及文物展 圖坦卡門
    全站熱搜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