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改編成電影之後,這還是我第一次上電影院觀賞,而且是 3 D 的 IMAX 版本。以往我只有看 DVD 的份,在這裡先感謝哈利波特仙境舉辦的電影欣賞會活動。
這次劇情改編與節奏的掌握的確比第五集《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好得太多,所以大家似乎都很滿意。不過好的部份,尤其是哈利三人組等人的表現早已被許多哈迷講光光了,所以這篇文章我就不再多做重複。這裡要講的是,對於這次的電影基本上我個人是失望的,尤其是後段。綜觀整部電影來看,導演並有 完整地 把「 重點 」拍出來。
所謂的 3 D 版也只有出現在電影的開頭而已,而且有些已經在預告片裡看完了:佛地魔手下的食死人來襲、在城市中和斜角巷裡搞破壞,並抓走魔仗製造師奧利凡德( 他的重要性在第七集 ),還有老鄧去找哈利一起用現影術前往史拉轟的家,要求他回去任教 —— 好了,3D 效果從此結束。這裡的拍攝手法氣勢磅礡、搭配 3D 效果之後更顯臨場感十足,很有科幻片的架勢。導演把它們安排在影片開頭,不啻是一種「 吸睛 」的高明手段。這大概也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精華片段 …… 之一吧。
然而這回過於著重在哈利三人組,外加榮恩的妹妹金妮在感情世界的轉變。這一年他們對於感情充滿了憧憬與期待,因此也有了許多笑點可以發揮。
在這裡得先做個聲明,我並不會覺得這樣不好喔!他們這幾個小主角的演技都有明顯的進步,尤其是 Rupert Grint 和 Tom Felton。只是覺得他們上演「 肥皂劇 」( 套句一位沒看過小說朋友的話 )的份量比重過了頭,反而讓其他重要的劇情發展在這有限的時間裡遭到嚴重的壓縮。例如「 混血王子 」本身的份量過於輕微。既然他是這次的主題,至少得要安排一些像是在小說裡,妙麗首先發現「 王子 」是何方神聖之類的暗示嘛!可是就算是點到為止的懸疑感都沒有。到底是什麼原因「 他 」是賽佛勒斯而不是別人?這點也是許多沒讀過原作的影迷共同的疑問。
其次就是食死人得以順利進入戒備森嚴的校園之關鍵物 ——「 消失櫥櫃 」過早曝光和不時的被強調。對於小說迷而言,本片因此少了一絲神秘的氛圍,但我相信對故事陌生的觀眾來說,還是會好奇它究竟有何作用,只不過無意間又浪費了一些可以描寫其他重點的時間。
假如這部電影只是單純的校園愛情喜劇,那些感情戲的安排確實是可以給個九十五分以上的評價,可惜哈利波特這套小說的重點並不是只有這個部份。
個人認為改編得不夠細緻與不合邏輯的地方有以下幾點,而且越是進行到後面就越嚴重:
第一、魔法部長遭到解雇的訊息被刪除
在食死人出現,並且大鬧麻瓜城市與斜角巷之後,場景旋即轉到哈利手上的報紙。報紙上只有提到大橋遭到破壞,死亡人數攀升、馬份一家人走出法院,魯休思.馬份淪為阿茲卡班的階下囚之外, 關於魔法部長因為刻意粉飾太平、隱瞞佛地魔的危機而遭到撤換的報導完全不見蹤影。假如因為時間限制而無法具體演出的話,好歹報紙上也得刊登一下吧?這也算是魔法界的大事耶!
第二、史拉轟願意回校任教的原因表達得不夠強烈
鄧不利多帶著哈利去找赫瑞司.史拉轟的目的,是想要藉著哈利去說服這位退休的老魔藥學教授可以再次回到學校任教。他不答應的原因是以為全校的教職員都是鳳凰會的成員,回去任教沒有安全保障。哈利只是不經意的說出他們不一定都有加入鳳凰會,而且只要校長還是鄧不利多,佛地魔就不敢攻擊霍格華茲,這番話才使得史拉轟才回心轉意。
電影裡根本沒有這些重要對白。我們只看到史拉轟領著哈利觀看那些成就非凡的學生相片,沉浸在往日自己任教時與這些學生互動的快樂時光,然後就沒了下文。那哈利在此的作用是什麼?這個場景所要表達給觀眾的訊息並不強烈,好像那些令人炫目的復原特效只是單純的想把赫瑞司.史拉轟這號人物介紹出來的開場而已。
第三、「 蟲尾 」的作用只是開門?
貝拉與水仙去紡紗街找到石內卜的家,出來應門的人不是這位教授而是蟲尾( 彼得.佩迪魯 )。這點讓那些對小說內容陌生的觀眾而言感到有點突兀,因為稍後並沒有對此多做解釋。不過在貝拉慫恿賽佛勒斯發出「 不破誓 」時,飾演他的 Alan Rickman 把那種內心掙扎、又有些排斥的神情似乎有些不着痕跡地表現出來,說起來還算蠻到位的( 小說裡面的他本來就是一付莫測高深的神情 ),可是那位 Helen McCrory 飾演的水仙.馬份在請求石內卜幫忙時,卻完全沒有護子心切、擔心愛子會遭遇不測的傷心欲絕。比照跩哥最後對於遭到老佛威脅自己和全家性命的恐懼,這個做母親的態度未免過於鎮靜、高傲了吧?
第四、佛地魔的身世與分靈體
關於佛地魔的身世因為時間限制,遭到刪除還情有可原。不過為了保持故事的連貫性,這部份多少還是得提示一些才對。因為就整部電影的架構上來說,相較於小瑞斗與鄧不利多相遇的經過,他的身世比較屬於次要。
另外,這集完全沒有交代霍格華茲四個創辦人的寶物以及湯姆.瑞斗手上戴著的戒指是什麼來歷 ( 只提到那是他母親的?是他舅舅的才對! )、他又是如何得手的就說不過去了。或許又是要保留到第七集才要交代吧!那我可得開始擔心第七集本身的重點是否又慘遭壓縮了。
第五、海格的重要性喪失
魯霸.海格看似無足輕重,但是如果沒有他哀悼阿辣哥死亡的情節,就不帶出史拉轟的真正記憶之謎揭曉的關鍵;沒有他在自家門前不遠的地方無意中聽見鄧不利多和石內卜的爭執,第七集就不會看出賽佛勒斯的情緒為何在《 混血王子的背叛 》最後階段會顯得如此異常憤恨的原因 —— 這是重要的伏筆之一。電影卻改編為聽到的人是哈利,而且就在稍後老鄧遇害的天文塔現場,更巧合的是還被石內卜給撞見( 這種安排太做作了吧?導演 or 編劇! ),使得戲劇的張力打了折扣 。
第六、安插焚銳.灰背這個新角色的目的不明
這裡的食死人代表 —— 貝拉.雷斯壯與焚銳.灰背最後跑到霍格華茲放出黑魔標記之後就沒別的事了?真虧貝拉表現得這麼囂張而狂野、灰背的長相這樣孔武有力又嚇人。好歹她倆起碼也要率領其他兩個食死人展現出有如《 被閃電擊中的高塔 》裡的那種氣勢嘛!而焚銳.灰背與老鄧的對話竟然全數遭到刪除!這個角色在這裡除了在開始的時候去斜角巷揪出奧利凡德之外,好像就沒什麼作為了。從小說內容看來,這位狼人在這集電影出現的主要「 任務 」應該是要跟老鄧演出這段戲,結果還是難逃被「 卡擦 」的命運。同樣出現場次數甚少的雷木思.路平在小的時候就是被他咬到才會變成狼人,這一段電影中亦無交代。那安排這號人物出現是幹嘛的?
還有,如果說食死人們這麼容易找到、破壞經由魔法部提供嚴加保護的洞穴屋( 多餘的情節安排 ),那是不是也意味著可以輕易地抓到哈利波特?而且衛斯理家已經夠貧窮了,導演還要這樣欺負他們,那下一集是要安排他們露宿街頭?還是再回到古里某街,布萊克的宅邸、鳳凰會的總部居住 ?
第七、重要的橋段,隱形斗篷反而不見蹤影
這回隱形斗篷只出現在火車上,哈利跑去偷聽馬份與其他史萊哲林同學對話的時候。而在更重要的場合,也就是鄧不利多和哈利從海岸岩洞中回到學校之後,老鄧只要求哈利躲到天文塔的樓下,並沒有讓這項法寶派上用場( 老鄧根本在事前就已經忘記要求哈利務必要把它帶在身邊 ~ @@ )。這些安排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它在這集的重要性只用在這種類似八卦新聞的偷聽上,太誇張了吧?
稍後石內卜的出場方式竟然是悄悄的出現在哈利身旁,而行動毫無受阻的哈利居然還呆呆的依照他的指示默不作聲( 他不是很怨恨這位「 害死 」教父天狼星的教授嗎?),毫無作為地看著老鄧被殺;之前取得小金匣的過程中耗盡所有體力的鄧不利多說出:「 賽佛勒斯 …… 求你……」這句話的時候,絲毫沒有身體虛弱的跡象。這根本不像是在哀求,反倒像是在催促對方趕快執行似的,怎麼看都不對味兒。
第八、鄧不利多的魔杖
跩哥之所以可以輕易的打掉老鄧的魔杖,是因為耗盡體力的鄧不利多在那瞬間也同時對哈施展用無聲咒,讓躲在隱形斗篷下的哈利動彈不得。老鄧不想讓跩哥發現還有第三人在場,因而失去了防衛的先機。這是他為哈利將來能夠完成任務所做的安排,也是第七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伏筆!可惜電影把這段場景完全改編,才讓部份觀眾感覺到莫名奇妙 —— 鄧不利多不是最強的巫師嗎?為何這麼輕易的就去領便當了?
第九、賽佛勒斯沒有激烈的情緒反應
當石內卜在「 冷靜 」的殺死老鄧帶著跩哥逃走途中,還酷酷地把哈利使出撕淌三步殺的咒語反彈回去:「 你竟敢用我發明的咒語對付我?沒錯!我就是混血王子 」,然後從容不迫的轉身就走,這讓沒看過原作的人覺得錯愕、看過小說的書迷感到無力。( 看到這裡,我的臉上開始出現了三條線 …… )而其他的食死人和跩哥.馬份也等於是大搖大擺的離開現場,教職員與學生都睡死囉?學校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大事,他們居然在肇事者完全「 鳥飛獸散 」之後才出現。
我更失望的是原作裡的那句「 不准說我是懦夫! 」的橋段不見了。( 從老鄧將要遭到殺害到這一段,才是這集混血王子「 背叛 」的精髓啊啊啊 ~ )這樣的「 冷處理 」就好像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理所當然的,完全沒有拍出小說描寫般的衝擊性和高潮!導演並未讓石內卜那極端憤怒的情緒充分爆發,難道要安排他提前請領好人卡嗎?雖說早在第三集電影裡面他就領到第一張了,但這次導演既然認定這一集是第七集的鋪陳「 前導 」,就不該讓他過早露了餡!否則第七集該如何連戲?真是有夠沒 Fu 的 ~ = =
光是拿這段來比照影片開頭的震撼場面,就令人有種虎頭蛇尾的觀感。我看到後來真的整個都囧掉了,怎麼又是這樣拍的不痛不癢?難道第五集的教訓還不夠嗎?
這回的主題人物 —— 石內卜「 重要 」的戲份幾乎都被刪光光了 = =
除了最後的高潮被過分的精簡之外,其他的場合也都沒有讓石內卜這個角色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老鄧校長宣布他將擔任黑魔法防禦術的教授時,哈利三人組好像不怎麼驚訝的樣子;在史拉轟俱樂部的聖誕派對上( 這段還蠻好笑的 )、以及哈利動用撕淌三步殺對付跩哥之後,石內卜與哈利的對手戲也不夠精采 —— 為何石內卜總是會在那麼剛好的時機出現( 難道他有千里眼或順風耳? ),又絲毫沒有懷疑哈利的情緒與對白?而哈利獨自慌張的把王子的課本藏在萬應室裡的這段亦是下一集的伏筆,居然完全改編掉了。此外,這位教授另一個「 使壞 」的重點 —— 《 竊聽預言 》也是隻字未提,難道這些都不重要嗎?
還有被大家罵到翻天的,就是鄧不利多的葬禮全部消失了!導演說這段會在下一集「 補拍 」…… 什麼跟什麼嘛!
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是他本人對於最後的戲份遭到刪減的說法:食死人闖入校園大鬧到《 王子的逃亡 》這段高潮戲之所以沒拍出來,是因為怕會跟最後一集的霍格華茲大戰重複。這種理由我實在十分不能苟同!因為目前我們知道確實的訊息是,第七集會拆成上下兩個部份完成,而霍格華茲大戰的壓軸勢必會出現在下集。這次刺殺老鄧的行動與最終回的哈利決戰佛地魔,根本是兩場性質完全不同的戰役。
什麼叫做「 重複 」?事實上根據小說裡的描述,在刺殺老鄧的行動中,其他食死人大鬧學校的場面根本就沒有出現,只是聽聲不見影。而攻擊老鄧的人就只有四位( 再加上一個跩哥.馬份和後來居上的石內卜 ),頂多是他們在逃脫時會發生一場小戰鬥而已,真不知道導演到底在顧忌什麼?另外,導演受訪時還透露說,最後的霍格華茲大戰將會長達三十分鐘。那這樣前後的部份重點會不會又被刪除或精簡?
好了,這部片需要改進與令人遺憾的部份說完了。雖然好的部份在許多哈迷之間都講過,但在這篇廢文接近尾聲的時候,還是稍為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吧!
除了在文章開始時提到的,那令人感到震撼的開場、以及劇本把榮恩他們之間的感情發展描寫還算細膩、笑料加分之外,就是鄧不利多被殺死後的氣氛營造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之下感動了不少人。甚至當全校師生為了表示對死去校長的哀悼而舉起魔仗( 螢光棒? )時,陽光從厚厚的雲層中透出來逐漸驅散了黑魔標記,暗示著未來邪不勝正、佛地魔王必敗,也都算是可以讓本片加個幾分的理由。
至於大家比較少提到的魁地奇球隊的守門員遴選過程與比賽在整部片的份量尺度,個人認為尚可接受。還有,這集即使改編得沒那麼理想,但演員們的演技都很令人激賞,只有上述的第三項那一小部分有些瑕疵 ,還有哈利這回的戲份反而沒有另外三個人,也就是跩哥、妙麗與榮恩搶眼。
《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的小說頁數是很多,可是它的故事主軸不外是佛地魔的身世揭曉、分靈體到底是何物、三人組和其他主要人物的感情世界、跩哥.馬份的本性 ,以及本回的重頭戲:發現「 混血王子 」的真實身分,他又是如何「 背叛 」而已。
我們都知道電影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要做到完全忠於原著是不可能的事。這次雖然增加了不少有趣的橋段,卻因為上述九段影片中的情節安排比重失調而前功盡棄,實屬可惜。假如這些片段都能夠掌握適當的( 重點 )取捨與改編,我相信那些沒看過原作的觀眾應該不至於會有「 被騙錢 」的不良反應吧 ……
總之個人對於這部片的評語為「 很好看,但也很遺憾 」,至於最後的《 死神的聖物 》上下兩集將會如何呈現,我還真的是「 期待,又怕受傷害 」呢!
◎ 後記
看過小說的我們都知道這回是為最後一集鋪路,但是沒看過小說的人可不見得知道。和第五集一樣,他們不免會有看不懂內容的反應。然而部分書迷對此居然寫出如此霸道的言論,例如:「 誰叫你們不去看書,看不懂才在那裡問東問西!」、「 看不懂的就去買書呀!」、「 你們沒看書當然會不懂 」…… 等等。我覺得沒有必要說得這麼過份吧?
真正改編自原著的電影,要做到不論有無看過原作的觀眾都能夠看得懂,才叫做『 成功 』!這也是在考驗導演與編劇對於整個故事重點拿捏的功力,不是嗎?事實上就故事的改編與電影的拍攝而言,剛好《 哈利波特 》系列越到後面重點也就越難掌握。
看過小說的讀者意見雖然很重要,但從沒接觸過原作的觀眾所抱持的理性觀點也同樣寶貴!
2009.07.31 補充:
其實這部電影好不好看,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大致上可以分為幾種觀點,還挺有趣的:
A、看過小說的書迷
他們多半是以整體劇情是否符合小說描述的角度來觀賞電影,因為之前期待很久,所以看完以後是失望的( 包括我 )。但大多不會覺得難看,頂多認為本片差強人意而已。
B、看過小說的書迷,又是某些演員的粉絲
假如是喜歡三人組和跩哥的粉絲就會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事實上他們的演技是有進步的,從這個角度來觀賞,我也不會覺得這部電影真的難看到要砸螢幕的地步。( 這集的榮恩可說是搶盡了哈利的風頭、妙麗和跩哥也表現出更多的情緒起伏,尤其是後者 )但據我所知石內卜的粉絲評價就比較兩極,因為這次他並沒有如主題強調的那般顯眼。
C、沒接觸過小說,也是這些演員的粉絲
這些人大多也不會覺得電影很難看,因為光是看到他們的戀愛戲碼就可以值回票價了。
D、沒看過原作,純粹只是想當做一般電影觀賞情節發展的影迷
這類的觀眾往往會感到莫名奇妙,甚至有一種被騙錢的感覺。他們看不出這回的重點到底是哪裡,是混血王子還是三人組的愛情劇碼?更別說到了結尾沒有「 打鬥場景 」與特效的高潮戲了。既然電影對這部份的觀眾沒什麼吸引力,自然就不會再想去翻書看了。我還看到有人說石內卜最後自稱是混血王子時,還忍不住笑了出來的評語咧!@@
不過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所以也會有另一些覺得電影很好看,卻又看不太懂的人會主動進一步的去了解細節啦!( 小說的銷售量會不會因此又增加不少?XD )
E、撇開一切既有立場與成見的影迷( 不管有沒有看過小說、大而化之的一群觀眾 )
他們多半會抱持正面的評價。反正最後只要有交代混血王子是誰就好了,其他情節有俊男美女擔綱演出,有愛情有笑料、劇情不單調就 OK 啦!
綜觀以上的觀察,我覺得這也是商業電影的高明之處:只要能夠引起討論,不管評價是好是壞都算是間接為電影做了免費的宣傳,讓知名度大開又有何不妥?而且討論得越激烈越好,這樣才可以挑起那些還沒看過電影的觀眾好奇心,進而激起掏腰包進電影院一探究竟的慾望,反正百聞不如一見嘛!這大概也就是國外的票房為何履創新高的原因之一吧!哈迷們畢竟還是很捧場的。
不知道已經看過電影的各位是屬於以上的哪一種觀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