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映照誌奇 

圖片來源:陳平原、夏曉虹 編注:《 點石齋畫報:圖像晚清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偶而看到一篇文章裡提到:

 
喜歡拍照的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 1871 ~ 1908 ), 是一個能夠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對攝影很感興趣的年輕皇帝。據侍從女官德齡說:當宮廷許多人把照相和畫像當做倒運和不吉利的事而排斥時,光緒差不多天天在那裡冷笑。由於他喜歡拍照,又時常召京師有名的演員進宮演戲,所以收存了不少名伶送給他的劇照,後來這些劇照竟被隆裕「 竊取 」,作為誣陷光緒的一種「 贓證 」。( 德齡原著《 瀛台泣血記 》)

光緒拍照注重紀實,講究時新,他敢於突出面容神態,拍半身特寫像,而不屑於拍那種四平八穩的全身坐像。光緒二十四年( 1898 年 )出版的《 點石齋畫報 》刊登了一幅有關光緒照相的時事畫,作者何元俊在〈 映照誌奇 〉畫幅上寫道:

 

自泰西照相之術盛行於中國,不論人物、草木、樓臺、殿閣,皆可盡納於尺幅之中,纖毫畢現,蓋其究心於光學也,精矣。德藩亨利之入覲龍光也,恭遣隨從人員攜帶照相器具,將聖明接待外臣重裳端拱之容,攝成一圖,以昭瞻仰而示寵榮。他如臨天、地壇及遊歷西山諸名勝,均映成照片,朗若列眉。惟照國子監大成殿時,初拍迷漫不清,只見白氣一團;再拍則變為黑氣,仍一無所睹。德藩異之,遂作罷論。時慶邸、李中堂、張侍郎等在旁陪從,皆莫明其故,亦可異也。

 

這段時事瑣聞證實:光緒在接見德國親王時,允許隨從的外國攝影師在現場拍照,並派員陪外賓在遊覽京師名勝時攝影。但早期的感光片品質不大可靠,人們的攝影技術知識又差,所以一旦出問題拍壞了,就詫異驚怪,不知是什麼緣故。

( 摘自清宮攝影的史跡印證與政治敍事,原作者:王瑞 )

 

我們都知道,比起末代皇帝溥儀留下的那一「 拖拉庫 」的照片來,能夠目睹光緒皇帝的風采,簡直是一種永遠都無法實現的奢求。從上面那段《 點石齋畫報 》的內容得知,光緒皇帝在接見德國亨利親王( Albert Wilhelm Heinrich  1862 - 1929 )時,還特准隨從們可以拍攝一些相片,除了風景名勝之外或許還包括他本人的尊容。當時擔任《 泰晤士報 》記者的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862 - 1920 )好歹也保留了幾張亨利親王抵達馬家堡( 鋪 )車站的歷史照片( 也許不一定是他本人拍攝,可是影像品質很好 )為何有幸進入宮廷的隨從人員竟沒有留下半張當時覲見的相關影像記錄即使流傳甚廣的野史傳說( 光緒與珍妃的攝影嗜好 )也不見得靠譜。

今天,光緒皇帝只剩下那張堪稱「 經典大頭照 」( 另一張幾乎可以確認的是 1902 年初回鑾時在關帝廟門前下轎的鳥瞰照片,可惜他沒有抬頭。另有文章敘述 )。但它是否曾經被重新描過或修改?我們在書本上比較「 常見的 」照片版本大約有以下五種:

標準照 - 五個類似版本

這幾張圖片乍看之下好像沒啥差別,可是仔細一瞧,整體感覺還是「 差很大 」的。五張圖、五種樣貌,其實都是同一個人 ……  以前畫動畫的時候,要是造型畫得像這樣變來變去,不被退貨重新畫到掛才怪!

 

假設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正好是在光緒皇帝施行變法新政的前夕或是初期階段( 甚至早在甲午戰爭之前 ),那麼當時的攝影與顯像技術,就很有可能如開頭的文章所描述的那樣不穩定。因此,一方面是出於好玩,另一方面也算是突發奇想,我把先前畫過的存檔圖拉出來,選出上面的其中一個版本( 例如右上角或左下角的那張 )作為範本來玩玩,順便測試一下這項「 嫌疑 」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

再次聲明,此次「 實驗 」的重點只在於模擬經過「 暗房技術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 PS 之後的五官變化與差異( 不包含服裝 )。現在,我就根據那張已被「 公認 」過,但還是有點模糊的照片大膽地想像一下,光緒皇帝原本的「 真面目 」大約是如此這般:

 

Emperor Qing Guangxu (  灰階加框 ) 

 

凡是前所未見的新事物一旦被發明出來,後續的相關技術發展就會有驚人的進步,好比說行動電話的出現。從上的世紀的八○年代末、九○年代初,由摩托羅拉公司的 「 大哥大 」問世開始,乃至今日風靡全球的蘋果「 愛瘋 」系列,才經過幾年的時間?由此可知,二十世紀初期的攝像技術,絕對會比 1898 年之前的還要進步、成熟。所以,照片沖洗出來的理想結果應該會是這樣,或者更加清晰:

 

老照片模擬 - 直式 A 0 ( 灰階 ) 

 

但是非常不幸的,十九世紀末的攝影師們所採用的攝影技法五花八門【 注 1 】。雖然在八○年代至九○年代,柯達公司就已經發明出能夠隨時到專門店裡沖洗的底片與輕巧的口袋相機,可是在中國內地的照像技術似乎還沒能夠立即與世界「 接軌 」。而一般傳統感光片的品質比較不穩定,加上攝影工作者們對於顯像的技術、理論與知識大概也還不夠熟悉,因此沖洗出來的照片往往會有一些模糊不清,以及曝光過度或不均等等之類的「 後遺症 」出現: 

 

老照片模擬 - 直式 A 1 ( 曝光過度 )  

 

個人從那張「 唯一僅存的 」相片畫質和攝影技術的歷史照片比較,來做個不確定猜測,它可能是利用「 卡羅攝影法 」或是「 安布羅攝影法 」拍攝出來的吧? …… 也許原始版本的顯像品質,會比上面那個還要更差一點?因此,攝影者為了要讓大家看清「 龍顏 」生啥款,只得把它重新加以描線、修飾,大肆地「 整形美容 」一番:

 

老照片模擬 - 直式 A 2 ( 修飾重描 ) 

 

糟糕!悲劇了…… ( 囧TZ  …… 哎 ~ 青菜啦,反正當時真正見過皇帝的人也沒幾個嘛!況且他本人可能也沒有仔細「 審查 」的機會,就這樣打 PASS 唄?

經過這麼個修飾的模擬步驟,呈現出來的「 影像 」不就很類似目前我們在書本上常見的那些版本了嗎? 

 

【 第二張圖右上版本的放大  ↓↓↓↓ 】

 

大清國貴顯御尊影 常見版本之一 

 

眼睛放大仔細瞧!不曉得這位修片的老兄是無聊到沒事可幹還是怎麼的,不但把眉、眼的部分描得黑乎乎的 ( 和鼻頭的部分對照便知 ),還在眼皮上和臉頰至下巴之間的邊緣,重重地描了半圈兒陰影,使得整張臉看起來就好像被某人打腫了一樣( 臉頰的原始輪廓其實是很自然的,可就不知為何還要重描這半圈?多此一舉! );嘴唇彷彿擦過甚麼「 唇膏 」似的,就連下巴也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層「 贅肉 」 …… 窩滴天哪 ~~~

 

Emperor Guangxu  

 

好吧,如果上面那張看似經過印刷後的「 照片 」還不夠清晰,那麼這張高清版更可以進一步的看清細節,而它的相貌部分又和上一張的修改程度不同:臉頰只有強調幾乎與背景融合的輪廓,描畫得相當保守 眉毛感覺上也沒那麼粗,雖然看來還是有描過,可是不曉得是事後的修飾加工還是拍照前的「 化妝  」;眼睛周圍的陰影則偏向自然光影的分布,而不加以修飾強調,使得眼睛感覺比較沒有那麼「 瞇 」,臉頰也不會顯得那麼「 腫 」。嘴唇應有些許的描畫加工,耳朵也被「 標出 」輪廓範圍。鼻子的線條與法令紋可能就像是眼睛周圍的陰影那般,只是光影的自然反射;嘴角與鼻唇之間留有不像是鬍渣的淡淡陰影,而嘴唇下面還有一點口輪匝肌的形狀。

 整體看來它根本就是曝光過度或不均,算是拍攝失敗的底片,被重新加強描繪、修改的「 後製 」加工版,但這位修改者盡量保留五官原始樣貌的意圖,還是可在服裝完全走樣的繪製痕跡上看出。因此我是否可以大膽推測,這張該不會是就是現在光緒皇帝唯一,也是最廣為流傳的獨照原始母本,甚至是 1898 年那組失敗的底片之一

至此應該可以做個總結:現今我們見到諸多光緒皇帝照片的版本,很可能都已經嚴重的失真,頂多只能做為「 參考 」之用。悲觀的是,如今唯一可靠的根據只剩下宮廷畫像,不過它們也有五種版本: 兩幅冬季朝服畫像、兩幅夏季朝服畫像,一幅在書房讀書的便裝畫像。

  

——————————————————————

 

從一些野史看來,光緒皇帝與珍妃是如此的酷愛攝影,可是在正統的中國攝影發展史和宮廷攝影史上,相關的記載卻又是那麼稀少,而針對此一傳言的真假,投入專門研究的人也不多。

據說愛好照相的光緒皇帝在親政期間的閒暇時刻,曾經和珍妃互相拍下了許多「 傑作 」,他們倆或許是照相術引進中國之後最早的 Role - playing 愛好者 (  清代更早的愛好者應該算是雍正皇帝  )。熱愛戲曲的光緒帝在那時也經常宣召一些著名演員進宮演戲,因而收藏了不少他們的劇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算得上是一位很潮的「 追星族皇帝 」。就連早期極端排斥攝影術的慈禧太后,到了晚期竟然後來居上,玩得可比這小倆口當年還要瘋狂。

可惜,兩人的照片都在甲午戰爭失敗之後( 一說是在發生「 政變 」後,我認為這個時間點比較合理 ),遭到慈禧太后下令全數「 清算 」掉了【 注 2 】神奇的是,至今還有那張「 死裡逃生 」的大頭照,而且在經過鑑定後,被公認是他本人的「 真容 」。

儘管如此,我認為這根本不算是最終的解答。因為這張照片本身的原始確實來源、何人攝影、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當時真正穿戴服裝又是哪一種款式? …… 種種細節問題,還是缺乏詳實而可靠的紀錄。也許是我的能力不足,在努力的查遍所有能見( 或已知 )的資訊之後,還是一無所獲。但「 有失有得 」,在此過程中還是增加了一些攝影發展史與攝影術的基本知識。

 

最後附上另一項嘗試 —— 經過歲月的摧殘而留存至今,有些受損的照片「 舊化塗裝 」 …… 不是啦,是老照片特效的 PS 技巧練習:

 

老照片模擬 - 直式 B ( 舊化 ) 

 

 

 

【 注 1 】

十九世紀的中國,職業攝影師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均受到封建社會和帝國主義這兩種文化與歷史環境的影響。早期的攝影師們先後使用過「 銀版法 」、「 卡羅法 」、「 安布羅法 」、「 錫版法 」和「 濕版法 」 …… 等,而一些流動的攝影師因為生活沒有保障,加上整套的照相器材必須完全仰賴進口、售價高昂,所以很難革新攝影技術。在「 乾版法 」流行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們仍然使用陳舊的照相器材,因此在拍照與沖印技術上,還遺留著攝影術發明初期的痕跡。

〔 銀版攝影法

1839 年路易.達蓋爾( Louis J M Daguerre 1789 – 1851 )發明。其法用鍍銀金屬版經碘化表面後,使有感光性。攝影後以汞蒸氣顯影,曝光部分生成汞齊;反光強烈。未曝光部分用氯化鈉溶液溶去。行成左右相反的正像。此法比較落後,曝光時間長達幾秒至數百秒。

〔 卡羅攝影法 〕

1841 年英國人塔爾博特(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1800 – 1877 )發明。用紙質感光片取得負像,再轉印到相紙上。又稱「 負 - 正法 」

〔 安布羅攝影法 〕

1854 年美國人安布羅斯.卡丁( James Ambrose Katyn )改進的取得照片的方法。其法用火棉膠玻璃感光板攝取負像後,在背面塗上黑漆或襯上黑絨,使成正像。

〔 錫版攝影法 〕

類似安布羅法,不同之處是把感光層直接塗到黑金屬片上。

〔 濕版攝影法 〕

1851 年,英國人阿徹爾( Frederick Scott Archer 1818 – 1857 )發明。把碘化物溶解於火棉膠中,塗於玻璃片再浸入硝酸銀溶液中,形成碘化銀感光層。因此法必須趁濕拍照沖洗,故名「 濕版法 」,也稱為「 火棉膠攝影法 」此法因感光快,因此在世界上流行達數十年之久。

〔 乾版攝影法 〕

1871 年,英國醫生馬杜庫斯( R.L Maddox 1816 – 1902 )在 9 月 8 日不列顛雜誌上,發表可用「 白明膠( 動物膠 )的溴化銀乾板 」代替火棉膠的理論。再經 1874 年,肯耐特( Kennett )及 1878年,貝耐特( Bennett )改良,將曝光縮短至百分之一秒,且可作長時間的保存,同時可以在工廠大量製造生產。從此攝影者不必自製作底片,也就開始了近代攝影器材走進工業的歷史。

假如野史的紀載為真,那麼光緒皇帝與珍妃在私底下究竟是以哪種方法做為研究攝影技巧的藍本?

 

【 注 2 】

那些自景仁宮和延禧殿( 珍妃的寢宮 )裡被搜到的收藏之物中,包括整套的戲裝與洋裝、紫檀脂粉櫃俱( 西洋脂粉一應俱全 )等,當然還有成疊的相冊。照片裡的珍妃不僅裝扮成漁夫、老叟、青樓戲子,也有侍衛、護軍或是大將軍的戎裝照 —— 珍妃經常打扮成侍衛、朝臣、軍機章京和太監「 翹家 」出宮,而「 只有扮做老公( 太監 )時,其苗條低矮的身材最能蒙哄過關 」

其中最讓那些負責「 抄家 」任務的侍衛們暈倒的是,她居然還扮起帝王和皇后,而德宗的戲裝照也參雜在裡面。他們原本想把「 龍照 」全都挑出來免於銷毀,無奈的是那些照片大部分都不是獨照,且慈禧已明確下令:「 茲是有賤人的,都務必過火焚燒成灰 」,所以只好全部都拿到西華門外給燒掉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這位負責看守乾清門的二品侍衛長富察只單獨見過一次光緒帝。他形容光緒帝的相貌:面色蒼白、頭戴金頂皇冠 …… 「 我敢說,光緒爺是比南熏殿中,歷代畫像中都要俊朗英武的皇上,只可惜是面色白裡透青。但我還從未見過光緒爺的全身畫像。」…… 「 這便是我此生,也是最後一次,和皇上單獨說話 …… 我叩首回身退下了。等我許多年後,再見到的只是光緒爺的一張戲照 ……

 

這麼說來,我又有另一種猜測:這張「 大頭照 」會不會就是所謂的「 戲裝照 」呢?

 

注釋參考資料:

 

1、書籍:胡志川主編《 中國攝影史 1840 – 1937 》( 簡 ),中國攝影出版社,1987

2、書籍:富察.建功《 父子同侍乾清門 》( 簡 ),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3、網站:攝影家手札〈世界攝影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光緒皇帝 攝影術 photoshop
    全站熱搜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