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原白星航運塗裝的不列顛號模型。她的外觀已和前兩艘「姊姊」略有不同,除了增加船艉建築之外,最顯眼的就是 A、B 層的舷窗形狀與巨大的電動救生艇吊架。

 

鐵達尼號的研究向來就非常繁多,甚至還有「鐵達尼號歷史協會」(1963 年成立)、「鐵達尼號國際協會」(1989 年成立)和「英國鐵達尼號協會」(1987 年成立)等等組織,近年來在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下更是廣為人知。而一度受到冷落、遺忘的奧林匹克號則是搭上她的便車,也逐漸開始受到關注,畢竟她是「老大」,兩者可以說是同一時期建造的,自然有關聯性。早在二十世紀初,第一艘奧林匹克級的巨輪從安放第一根龍骨起即受到媒體的注意,還有探討霍克號撞船事件如何發生的科學性文章。第二艘鐵達尼號誕生時,報章雜誌更是把白星線的這兩艘船拿來和丘納德線(冠達郵輪)旗下的兩艘藍帶獎得主、擁有「海上灰狗」(ocean greyhounds稱號的露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從船隻大小、防水船殼的安全性、速度到兩者裝潢設施的奢華度等項目進行評比,掀起熱門話題。鐵達尼沉沒後也有船體如何墜入海底的過程想像文章、理論和繪圖發表,當然倖存者訪問與船難調查進度、救生艇的議論更是多如牛毛。

反觀比鐵達尼號沈船還早被發現的不列顛號關注度就比較沒有前兩者來得高。這艘奧林匹克級的「老么」徹底吸取鐵達尼號的教訓,可以說是最安全、最不容易沉沒的船隻,同時也因為這些安全性的改良而成為當時英國噸位最大的。雖然她在建造期間也有許多報導出現,其中有關安全性的各種設計最受矚目,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打斷了她的話題性。原本白星航運計畫把她打造成比前兩艘還要奢華的郵輪,可惜生不逢時,打從出生開始就註定得冒著「為國捐軀」的風險。倘若這場戰爭沒有爆發,相信她也會如同大姊奧林匹克號一樣,擁有一段精彩而令人津津樂道的航運史。

 

皇家醫院船「不列顛」HMHS BritannicNo. 4331914 1916

 

●  1911 年 11 月 30 開始建造,1914 年 02 月 26 下水,1915 年 12 月 12 完工,1915 年 12 月 23 服役。

●  不列顛號的前銜 HMHS 是「皇家醫院船」( His Majesty's Hospital Ship )的意思,但官方文件中很少出現這個名銜。她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軍方徵用,但從來不曾出現在海軍名單裡,皇家海軍也沒有委任軍官上船指揮。她仍然只是一般的商船,擁有商船的船員和船長。

●  1912 年 05 月 30 日白星線公布這艘奧林匹克級的「老么」No.433 正式船名為「不列顛」,但是直到該年年底還是有媒體稱她「巨大」號,1913 年 01 月 06 日正式提出新名稱的申請(命名問題見下文)。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披上皇家醫院船塗裝的不列顛號,白色的船身,吃水線以下為褐色、綠色的線條外加船身兩舷、救生艇甲板前後兩舷的十個顯眼的紅十字。煙囪為鵝黃色

 

不列顛號的下水

 

舾裝階段的不列顛號

 

●  不列顛號的下水日與完工日期之所以拖延這麼久,是因為這段時間正在調查鐵達尼號的災難,之後的安全性改裝建議幾乎都用在她和奧林匹克的身上。除了強化與延伸雙船殼結構與增加和加高防水密門/艙之外,其中最明顯、而奧林匹克號沒有的變化是安裝 8 座起重機式的電動救生艇吊架:後段甲板的第四根煙囪的左右舷共有 4 座吊架均可容納 6 艘、船艉三等吸菸室頂端的「遮蔭甲板」(Shade Deck上層左右兩舷也有 2 座吊架可收容 14 艘,前段的第一根煙囪兩舷還有 2 座吊架可以各自收納 3 艘開放式救生艇,總數可多達 44 艘,這其中還包括兩艘摩托艇和兩艘快艇(原始計畫是 8 座電動吊架每個容納 6 艘,一共 48 艘)。但事實上只有安裝 5 座上去,所以遠遠不及這個數目,後來新增兩艘姊妹船都有的威林(Welin)救生艇吊架,每座可容納 2 艘才超過這個數字。

●  據說,「不列顛」是發生鐵達尼號災難之後才更改過的船名,原來被取名為「巨大」(Gigantic),白星當然否認這項傳聞。不過「不列顛」的名稱是他們在1912 年 0月宣布的,時間點確實是在鐵達尼沈船後,而且在那之前(約 1900 年)就已出現 Gigantic 的字樣,並且受到報章媒體的大肆報導與渲染才會被人認為確有其事。近年來透過種種證據的研究顯示,白星線在船難之前確實曾經認真考慮過這個名字,可是 Gigantic 若只是用在一些尚未取名的新生郵輪當作代稱也頗為合理。不過,倘若鐵達尼號安然無恙,「巨大」就非常有可能會成為這艘新出廠的 No. 433 正式船名。

另一方面,悲慘的船難發生之後,形象與信譽幾乎盪到谷底的白星線作為國際商業海運公司(簡稱 IMM)子公司多年的事實,被憤怒的輿論抨擊為「美國人的公司」,這個節骨眼上若再以「巨大」當作 No. 433 號的名字也實在太過囂張和不識相,因此取名「不列顛」看起來就比較謙虛、愛國多啦!附帶一提:這是第二艘由白星航運取名為「不列顛」的蒸氣船,第一艘 No.83 是 1874 -1903 年,最後一艘 No.807 由柴油引擎發動的「不列顛」服務年限是 1930 -1961 年,這段期間  1934 年白星線和對手丘納德線(冠達郵輪)合併。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巨大」是正式的船名,還是命名前的代稱,或是廣告宣傳?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

 1914 年刊登 The Graphic 上的解剖圖,難得一窺不列顛號的內部布局

 

●  1914 年 07 月 02 ,白星線宣布新的客輪不列顛號即將於 1915 年的春天開始加入船隊服務。

 她的船艙計畫似乎較著重於頭等艙的設施改進,比前兩艘姊妹船更豪華:救生艇甲板增加頭等艙兒童遊戲間(位於左舷,右舷是原來都有的頭等健身房)、A 層甲板的前頭等大樓梯甚至將會安裝自彈管風琴頭等吸菸室的邊緣艙壁去掉邊邊角角,第四根煙囪的右舷部位還切割一塊作為用途不明的房間,吸菸室的左右舷都可通往後面被二等樓梯與電梯切成兩個區塊的棕櫚閣陽台咖啡館Verandah Cafe & Palm Cour)前兩艘只有左舷的旋轉門和兩個區塊面向船艉的雙滑門可通。和兩艘姊妹船不太相同的是,每間頭等艙「幾乎」都有都有衛+浴,連 E 層的頭等與二等互換客艙裡也有配置,以及全船新設計的汙水處理系統,都是當時前所未見的。

關於船上的衛浴設備在這邊說明一下,奧林匹克與鐵達尼的部分頭等與二等乘客還是得使用公用浴室,洗手間則一律為公用(B 層兩間豪華套房除外),但是每層甲板上還挺多間的,而且分布在煙囪前或後方。對待三等乘客可就比較「慘無人道」,因為三等客艙區被分割成前段與船艉兩個部分,前段為單身男性住艙,後段為單身女性和有一家老小的旅客住艙。可是全船只有 E 層的前後段和 D 層後段才有男女洗手間,而浴室僅有 D 層後段的兩間,前段竟然完全沒有!想一想 F 和 G 層的乘客如果內急或是想要洗香香的話,至少要爬個二至三層樓才能「解放」和使用,而三等乘客並沒有電梯(光是頭等艙就擁有 3 座,二等艙只有 1 座),以現代的人的眼光來說是無法想像的。

B 層是改變幅度最大的:前端左舷的頭等艙乘客出入口旁保留百萬富翁套房Regal Suite),但右舷改為豪華客廳套房Deluxe Parlor Suite ),其內部格局已有所改變而不再是兩間對稱;後方大樓梯旁左舷增設針對頭等艙女性乘客專屬的美容院美甲師服務manicurist,這是奧林匹克號在 1928 年再次進行改裝後才有的。頭等理髮店位於左舷靠窗邊間,而奧林匹克與鐵達尼號的頭等和二等理髮店位置則在 C 層與 E 層,服務對象是男性,女性的頭髮向來都是由女僕打理。再後面的點菜式餐廳空間擴大,也有自己的接待室,可是如此一來,後方大樓梯的入口空間就遭到限縮。此外,大樓梯背面隔著往復式引擎外殼旁還多出 1 座前兩艘船都沒有,從 A 層到 E 層的頭等小電梯,所以不列顛號總共有 5 座電梯:頭等 4 、二等 1,三等還是沒半個。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不列顛號的原始甲板計畫布局與前兩艘船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幾乎每間頭等艙房都要塞入衛浴設備的安排會犧牲掉一些公共空間。而前段頭等大樓梯後面的三座電梯是從 A 層通往 E 層,位於船身後段的二等乘客電梯則是從最頂樓的救生艇甲板直通 F 層,和姊妹船是一樣的。(圖源:HMHS Britannic: The Last Titan

 

C 層二等圖書館後面增設二等健身房,而位於低甲板層的頭等娛樂設施,例如土耳其浴室、挑高 F 層與 G 層的壁球場的位置並無大變化,但同是挑高兩層甲板的游泳池裝潢比前兩艘精緻。

三等艙的部分也有改變。船艉外觀最大的變化是船艉甲板(Poop Deck)延伸至後井甲板(After Well Deck)的上方連接二等艙出入口,但二等與三等區域之間還是保有隔離欄杆。後井甲板等同取消(C 層),為三等艙乘客增加遮風避雨的活動空間;三等吸菸室改在一般大廳樓上(B 層)中央,頂上還多一層可容納 14 艘救生艇的遮蔭甲板。

C 層船艉右舷的三等一般大廳(General Room)空間無變化,隔壁原三等吸菸室卻改成有許多小房間的醫院區。它原先的位置在 D 層的二等餐廳前,現在這裡改為頭等艙男女僕人的用餐區,他們是不能和主人一起用餐的,這個用餐沙龍原本是在 C 層的後方大樓梯旁。還有,原本占滿整個前井甲板(Forward Well Deck下方的 D 層三等開放空間(Open Space)也被縮減到一半,右舷改為一堆兩床或四床臥鋪的三等住艙,同時多設兩個出口在前井甲板的 2 號與 3 號貨艙口之間,分別通往左右舷,比起之前只有在艏樓甲板下,這樣的新設計更可讓緊急疏散更加快速。

D 層船艉部分的二等艙與三等艙原來是涇渭分明的,不列顛號在這方面也所改進。二等艙的部分變成二等與三等互換客艙(質量佳),E、F、G 層也有相同概念的彈性變化,甚至床位和住艙空間都可隨時調整,這樣就可依據顧客的需求而轉變。

總體來說在硬體設施方面,頭等艙有明顯的提升,二等艙除了增設健身房和互換房間增加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重大變更。至於活動空間的部分,三等艙與前兩艘姊妹船比較起來是稍微差一些。船艉的空間看似擴大,可是那裡有一些「障礙物」,例如繫纜設備與起貨絞車、貨艙壁等。另外,三等客艙數量與艙房尺寸雖然都有所減少,可是住宿條件卻是進步的。

可惜這些規畫都因為世界大戰爆發而永遠沒有機會實現。

 不列顛號的建造工地就在之前建造奧林匹克號的地方。1914 年 08 ,她還來不及加入跨大西洋的航運陣容就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造船廠專為建造奧林匹克級船舶所架設的 Arrol Gantry 不列顛號的誕生地就坐落在之前奧林匹克號的位置。旁邊原鐵達尼號的工地是正在建造中的 SS Justicia(1914 - 1918)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預計安裝在頭等大樓梯的 M. Welte & Söhne 管風琴(招股說明書上的插圖照)。管風琴並不適合安置在船上,因為它沒有防鏽保護,因此很容易受到海上空氣中的鹽分影響而氧化。這架從來沒有安裝上去的自彈管風琴一度失去蹤影,目前保存在瑞士的 Museum für Musikautomaten

 

 由於戰爭爆發,所有的物資都得優先讓軍方徵用,海軍也開始大規模的徵用民間船舶作為輔助巡洋艦和武裝運兵船,然而像「奧林匹克級」這類的大型郵輪,操縱機動性不如小船靈活,而且體積碩大,很容易成為敵艦攻擊目標,同時保養成本也高,所以戰爭初期大型客船並不在海軍的考慮範圍。

●  1914 10 月底還沒有被軍方徵調的奧林匹克號因發生戰列艦大膽號(HMS Audacious)事件,而返回貝爾法斯特待命。此時的不列顛號還在緩慢地裝中。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回到貝爾法斯特待命的奧林匹克號【左】和還在舾裝階段的不列顛號【右】,旁邊還有一艘露出煙囪和船艏的 SS Justicia(1914 - 1918)

 

●  1915 年 05 ,不列顛號完成發動機的測試。

 隨著戰事擴大到地中海,使得軍用船舶的耗損快速而短缺,於是軍方在別無選擇下開始慎重考慮是否要徵用大型客船。首先被徵用的是丘納德的 RMS Mauretania 茅利塔尼亞號)和  RMS Aquitania阿基塔尼亞號)當戰爭越來越激烈,傷兵不斷增加的狀況下,英國軍方開始急需大型的醫院船,所以 RMS Aquitania 從運兵船改為醫院船,她的運兵任務則由奧林匹克號取代。就這樣,新生的不列顛號從此再也不能「銀銀美代子」地安心趴窩在船塢裡了。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擊沉露西塔尼亞號的德國潛艇 U - 20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Kapitänleutnant Walter Schwieger ( 1885 - 1917 ) ,U - 20 的指揮官

 

●  民用商船同樣受到坡及。1915 年 05 月 07 同樣隸屬於丘納德線的 RMS Lusitania 露西塔尼亞號)遭到德國潛艇 U - 20 攻擊,造成 1,962 名乘客與船員 (1,266 名乘客與 696 名船員)之中的 1,198 人喪生,約 764 人倖存的悲劇。由於罹難者當中有 128 名美國公民(美籍乘客有 139 名),因此這個事件成為美國於 1917 年參戰的導火線之一。

德國與英國互相指責對方,英國譴責德國不該攻擊一艘沒有武裝的民間商船;德國則指控有情報指出英國利用她祕密載運軍火。英國確實把露西塔尼亞號列為輔助巡洋艦,表面上看似照常執行商業服務載客來往英美兩國,暗地裡卻秘密運輸大量的軍武,也沒有懸掛任何旗幟,這等於是把一般不知情的民眾當成軍方的人肉盾牌。有的歷史學家因此認為,英國政府故意讓她處於危險地帶的目的,就是要把置身事外的美國拖向戰爭。這件事甚至牽扯到未來的英國首相,一戰時期擔任海軍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1874 - 1965)。

不過,如同鐵達尼號一般龐大的巨輪是如何在短短的 18 分鐘就完全沉入海底,有些推論認為光是一顆魚雷是辦不到的,因為有許多倖存者聽見第二次的爆炸聲(搞不好德國潛艇也聽到了)。那麼,到底是有第二顆魚雷命中,還是第一顆射中鍋爐而爆炸?是船上偷運的彈藥或是鋁粉(可製作炸藥)被引爆或是煤塵「閃燃」、蒸汽管爆裂造成?巨輪快速下沉的真正原因至今依然成謎。

露西塔尼亞號於 1935 10 月發現,殘骸保存狀況比鐵達尼號還要糟糕。直到 2009 年探險家探勘沉船時還找得到彈藥筒,證實當時德國人的情報不假,周邊還有尚未引爆的深水炸彈,所以被認為英國海軍至今仍然阻止人們深入研究她的殘骸。

●  1915 年 0月起,第一波徵調的茅利塔尼亞號和阿基坦尼亞號開始投入加里波利戰役Gallipoli Campaign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成為醫院船的阿基塔尼亞號(Aquitania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不列顛號的船艉:最後一根「假煙囪」、高高的枙桿和船艉橋台(Docking Bridge,或稱為停靠橋)。橋上有舵輪、電話和發動機電報等設備,主要是用在船舶停靠港口時需要向船橋發出發動機命令電報信號,以便將船隻輕鬆引導至停靠泊位,不過此處平常在航海中沒啥作用。它的樓下是遮蔭甲板,縮進該甲板裡的是三等吸菸室(B 層),前方有太平間小屋和旗桿,小屋下方(C 層)的八個舷窗是舵機室(Steering Gear Room),船舵偏向右方。遮蔭甲板上方原本有一對可容納 14 艘救生艇電動吊架的空間站著許多人,這裡只剩下左右兩舷各一台威林吊架上的 3 艘救生艇。煙囪兩邊依稀可見救生艇甲板後段「粗壯」的電動救生艇吊架;船身後方的「不列顛」和「利物浦」的字樣有些立體感,不像是直接漆上去的。

 

●   哈蘭德與沃夫造船廠在 1915 年 11 月 13 接到「徵召」後,立刻展開不列顛號的改裝工程:內部的豪華裝潢全部暫時拆除,只留下一些簡單的家具和簡潔的飾板牆或是乾脆光溜溜的艙壁,同時增加 3,309 床。

層有皇家醫療部隊(Royal Army Medical Corps,縮寫 RAMC)辦公室,它可能是在頭等閱讀寫作室休息室吸菸室棕櫚閣咖啡館四個區域。醫生與資深的有照護士被安排進住前段頭等艙房(其餘人員住進二等與三等艙房)資深護士住艙在 A 層、醫生在 B 層,散步走廊的前半段改為軍官病房區。

B 層的左右舷兩段短短的散步走廊,以及船舯部位也是病房區,船艉有 RAMC 的長廊(範圍在二等與三等吸菸室之間的船艉甲板,整個二、三等乘客活動區)和軍官吸菸室(可能選在二等吸菸室),前段頭等客艙區也許就是醫生住艙;位於船艉的三等吸菸室外,船艉旗桿前(就是 1997 年電影裡的 Rose DeWitt Bukater 哭著想跳船的地方)增設一座太平間小屋。

C 層後段有隔離病房,RAMC 餐廳(可能是二等圖書館)與閱兵長廊(涵蓋整個二等與大部分的三等乘客活動區,這裡有二等圖書館二等健身房),船舯部位為護士宿舍,一般病房區分布在前段。D 層中段頭等餐廳和接待室可能被改作 ICU 病房或是手術室,後段還有病患餐廳(原二等餐廳);E 層的左舷保留船員宿舍,這裡還有許多二和三等客艙改造成整艘船上容量最多的病房;一到四號的部隊營房則多分布在 F 、G 層後段原三等客艙區,前段還是保留給病房。

此外,救生艇甲板兩舷的船舯部位各加裝 6 座可容納 2 艘救生艇的傳統式威林吊架,船艉也增加 2 座威林吊架容納開放式 1 艘與折疊式的救生艇 2 艘,使得救生艇的總數增加為 57 艘。原來計畫的船艉 2 座、前段左舷 1 座的電動起重機吊架還是來不及安裝上去。

船體外則被漆上白底綠色條紋加上大大的紅十字、B 層甲板外圍加裝一排綠色的聚光燈,A 層也裝有燈具可照亮船身中央的十字,還有救生艇甲板的四個紅十字在晚上也會亮起,變身為當時速度最快、體積最大,能夠即時載運、收容與治療傷兵的醫院船。根據日內瓦公約,任何軍用艦艇都不能攻擊這艘已暫時隸屬於國際紅十字會的救援船隻。

●  1915 年 12 月 06 日英國海軍部非正式的告訴德國這艘新船的狀況,兩天後完成海上試航,移交給白星航運公司正式登記。

●  1915 年 12 月 11 ,不列顛號由查爾斯.阿弗雷德.巴特勒Charles Alfred Bartlett1868 - 1945指揮。這天這艘新船從貝爾法斯特駛抵達利物浦,把所需的各種用品、食物、藥品和醫療器材搬運上船。船上共載運 52 名醫師與官員、101 名護士、336 名勤務兵,以及 675 名船員。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位於 A 層甲板左右舷的散步走廊在第二根與第三根煙囪之間一分為二,前段至頭等讀寫室外為止改造為病房區:【圖三】右舷散步甲板的後段(兩扇大窗的室內是後段大樓梯旁附有衛浴設備的高級客艙),醫療人員可在這裡放鬆,它的位置與圖二相近,鏡頭是往船艉的方向。【圖二】右舷船舯往船艏看去,相當於第三根煙囪下的頭等休息室外邊緣,最左邊可稍微看見衣帽間的門已敞開(旁邊看不見的地方是通往救生艇甲板的樓梯入口,所以牆上有指示字樣),但是盡頭已被前段病房區的隔板擋住,應該已沒有通往室內的路徑(除非那裡被規劃為  RAMC 的辦公室,而且增加一扇門),不知為什麼護士們要往那邊集中,人們也看向那邊,好像有很要緊的事情發生。

B 層左右兩舷短短的原頭等艙散步走廊改建的病房區只到頭等艙乘客入口為止,再往後都是頭等套房私人陽台和客艙區。【圖一】B 層甲板左舷走廊的病房區【圖四】F 層擁擠的病房臥鋪區,輕傷病患和部隊營房都在較低的甲板層裡。圖片出自 The Unseen Britannic: The Ship in Rare Illustrations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不列顛號的船長 Charles Alfred Bartlett1868 - 1945 是一名備役軍官,真正的職業是商船船員,1894 年加入白星航運之前已有六年的航海經驗。從 1912 年起就任海事主管,親眼看著不列顛號從放下第一根龍骨開始的整個建造過程。他的名聲很好,以注重安全和擁有「冰山嗅覺」的能力著稱,被人稱為「冰山查理」(Iceberg Charly )。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船上的幹部們,船難之後全數獲救(圖片:Bruno Stival)

 

●  1915 年 12 月 23 正式展開短暫的戰時醫療救援生涯。

●   1915 12 月 23 開始到 1916 年 0之間,不列顛號的頭三次航行皆是橫越地中海,先到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接受補給,再繼續抵達希臘東方的利姆諾斯島Lemnos收容傷患的固定航線,或是從較小的醫療船,例如只能收容 366 名傷患的 HMHS Galeka (1899 - 1916) 做接駁的工作:

1915 年 12 月 23 的午夜,不列顛號安安靜靜地展開自利物浦至希臘東方的利姆諾斯島的首航,港口的碼頭上沒有例行的首航慶祝活動、歡送和看熱鬧的群眾,也沒有期待航行之旅的乘客。負責位於 F 和 G 層右舷前端 F、L、M、V 病房區的醫師報告說有兩個房間的舷窗有漏水的現象,可能是水箱的閥門故障。

28 清晨抵達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補給煤炭,31 駛抵利姆諾斯島的穆茲羅斯Mudros),完成第一階段的航行。

1916 年 01 月 03 自穆茲羅斯回國,途中二次經過那不勒斯,收容來自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的傷兵。

01 月 09 安全抵達南安普敦。這次她在此停留超過一個月。

03 月 20 到西西里島的奧古斯塔Augusta in Sicily載運另一艘船舶的受傷人員與補給物資到英國懷特島鎮的考斯Cowes, Isle of Wight),

04 月 04 再次回到南安普敦。

●  1916 年 01 月加里波利戰役失敗,加上巨輪的高昂的維修費用(海軍根據使用協議已支付白星線 76,000 英鎊),軍方 04 月份曾經一度認為地中海戰區已不再需要像不列顛號這樣的大型醫院船來擔負機動醫療與傷兵載送的任務。反應很快的白星線打算在 05 月 08 讓她回到哈蘭德與沃夫船廠改回一般載客郵輪,並在 06 月 06 宣布她將自軍中退役,重返船隊服務,可實際上她只是繼續趴窩。

●  1916 年 08 月 28 再次恢復醫院船的任務,此時軍方給她一個編號 G . 618(她還曾經有個編號:G . 608,原因不明)1916 年 11 之前,又順利的完成兩趟幾乎和上次相同的航程與任務。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擊沉」不列顛號的兇手 —— 海洋佈雷艇 U -73(圖片:漢堡國際海事博物館),不列顛號成為一戰沉沒的最大船隻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U - 73 的指揮官Gustav Sieß ( 1883 - 1970 ) 

 

●  11 月 12 的下午 1423 分,不列顛號最後一次離開南安普敦,這次搭載 673 名人員、313 名 RAMC 隊員以及 76 名護士,共計 1,062 名人員。

●  11 月 15 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至 11 月 17 日 07:00 左右,抵達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照例接受煤炭與淡水補給。由於當地出現暴風雨,所以不列顛號在那裡滯留三天,直到 11 月 20 日。目的地依然是希臘的利姆諾斯島。

●  11 月 21 上午通過美西納海峽Messina Strait,駛向基亞渠道Kea Channel蘇尼恩海角Cape Sounion之間。

●  1916 年 11 月 21 是不列顛號的最後一天:

0812 突然無預警的發生爆炸,船身嚴重晃動。事後船長和瞭望員皆認為不列顛號是誤觸水雷,不是遭到魚雷攻擊,因為他們都沒有看到魚雷尾端的航跡。當時正值早餐時間,距離爆炸地點較近的餐廳內,醫師與護士們等候通知,而距離受損點較遠的船艉,人們還以為只是發生和小船碰撞的意外。爆炸點稍後被確認是在靠近右舷的二到三號防水艙之間,但也波及到一號水密艙和船艏的防水門,就連船艏的消防員住艙到六號鍋爐室的消防通道也遭到破壞。船長此時下令關閉水門並發射求救信號、準備放下救生艇。

不幸的是這場爆炸也破壞六號和五號鍋爐艙的水密門油壓系統,使得它無法關閉,讓海水進入五號鍋爐室,船身在爆炸後兩分鐘內開始向右舷傾斜。最要命的是,地中海區此時天氣平靜暖和,清晨時就已經有人把廚房和餐廳的舷窗打開透氣,加上鍋爐艙的溫度過高,導致熱氣分散至上層甲板,巴特勒允許 層和 層前方開啟更多舷窗讓船隻通風(那時候還沒有空調設備),使得海水更加無阻礙的迅速灌滿船體。

08:14 - 08:25 理論上不列顛號應該可以在海上撐過一段時間,安全地駛向距離最近的岸邊,巴特勒因此嘗試下令將船艏轉向大約六英里外的凱阿島(Kea island)。畢竟鐵達尼號也曾經支撐兩個小時四十分鐘才完全沉沒,而且不列顛號的防水密艙又比鐵達尼號還要堅固,甚至有些隔艙壁還增加高度至 B 層,不是嗎?可惜鐵達尼號沉沒之後,船舶設計師們只著重於強化船殼與加厚隔水艙壁以防止淹水,卻忽略船艙的散熱性,只有裝設電風扇了事,這也是鐵達尼號的老問題。

08:35 隨著尚未關閉引擎的船身向船艏右傾得更加嚴重,使得左舷船艉還在旋轉的螺旋槳逐漸露出水面,俥葉一旦脫離海水的阻力之後轉動得更快。此時船長下令停船把救生艇全部放出,但他並不曉得就在之前的幾分鐘,兩艘救生艇還沒停船就過早下放,因而被捲進如刀片銳利、絞肉機般的螺旋槳俥葉撕成碎片,造成無謂的傷亡,第三艘眼看就要步入前兩艘的後塵時,俥葉忽然停止轉動。

08:50 - 09:00 救生艇全部下水後,巴特勒船長再次下令發動引擎,做最後的靠岸努力,可是此舉無疑是加快沉沒的速度。等到他得知海水已流入 D 層甲板才宣布棄船,最後的汽笛聲響起。

0907  船身僅支撐 55 分鐘之後便宣告沉沒,比鐵達尼號還快。

  幸運的是船上並沒有載運傷患,同時附近有一般的希臘漁船、蹂躪號驅逐艦HMS Scourge 1910 - 1921),以及英勇號(HMS Heroic ,一艘武裝商船,非海軍軍艦)等船艦迅速的救援。可惜還是有 30 人喪生(21 名船員、9 名 RAMC,其中 1 人是軍官), 有 5 人的死因是溺斃。在 1,032 名倖存者中,有 38 人受傷,包括曾經經歷過奧林匹克號與霍克號相撞意外,也躲過鐵達尼號的悲慘船難,當時已是護士的薇歐蕾.傑索普 (Violet Constance Jessop1887 - 1971),另一名司爐工亞瑟.約翰.普里斯特(Arthur John Priest,1887 - 1937 )也在這艘船上獲救。【附註】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HMS Scourge 救起一部分的倖存者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HMS Scourge 上的倖存者

 

●  不列顛號短短 11 個月的航行「船生」當中,除了最後沉沒時有 30人罹難之外,在運送傷患途中有 5 人在抵達英國前去世(肺結核、糖尿病、痢疾和心臟衰竭等),一人落海失蹤。

●  由於希臘愛琴海一帶海域不算太深,因此當不列顛號的船艏重重地撞上海床時,加上右舷的爆炸傷口,使得船艉被翻轉高舉外露,最後船身以側躺的姿態長眠。殘骸於 1975 年 12 月被法國的探險家雅克.依夫.庫斯托Jacques - Yves Cousteau1910 - 1997發現,位置在愛琴海水域37°42′05″N 24°17′02″E,約 400 英尺122 米)深的海底,船艏從前井甲板一帶與船體斷開側臥,以致重創的右舷被隱藏起來,但殘骸本身狀況尚好,已成為海洋生物的家。比起觀察鐵達尼號的殘骸必須搭乘潛艇,不列顛號的沉船位置可由資深而經驗豐富的潛水人員直接下潛查看。可還是有兩人分別在 2009 年和 2012 年的探勘中,因潛水意外與氧氣瓶的問題而喪生。

●  不列顛號的沉船原因一樣有陰謀論。除了現在大多數人都認同的觸雷沉沒說之外,就是潛艇魚雷攻擊說。它類似露西塔尼亞被擊沉的理由:有一位奧地利籍、在埃及遭到英國拘留的病患 Adalbert Franz Messany ,1916 年 10 月底由不列顛號運送到利姆諾斯島的穆茲羅斯的時候,他觀察到這艘船上的一些跡象,例如軍官們的交談內容、舉止行為和處理某些貨物等等的一切活動,甚至還跟小兵交談過關於換班的事,認為這艘醫院船有運送部隊和武器彈藥的嫌疑。不論這件事的真實性如何(被 Messany 點名的官兵均否認與他有過接觸或見面),基於料敵從嚴的原則,德國海軍理當會毫不遲疑的把她擊沉。

事後又是雙方相互指責的戲碼,但是即使在殘骸發現後有許多人得以下潛觀察,仍然沒有得到可靠的證據可以證明 Messany 的這項說法。而且與露西塔尼亞號不同的是,保存良好的殘骸本身與周邊並沒有武器碎片的殘跡,而船艏斷裂的程度也無法證實是因為「內部爆炸」引起(如果真有夾帶武器彈藥的話,它們有可能會被魚雷或水雷引爆,造成更嚴重的破壞),重點在於貨艙內空無一物。當然也不能排除 Messany 的控訴是事實,可偏偏不列顛號的最後航行就這麼湊巧地完全沒有運送任務的可能性。反正戰爭期間的作為,有很多時候都是不可告人的。

儘管今天有關這艘醫院船的文件似乎還有部分尚未解密,英國軍方也沒有像露西塔尼亞的殘骸那樣試圖阻止人們靠近(二戰期間,他們再次破壞露西塔尼亞的沈船,不知是蓄意而為還是誤認那是一艘暗伏的 U 艇),希臘政府亦未嚴格禁止,直到近年來以保護水下古物為由才開始設限,可是船內可以撈起的物品大概也「偷」得差不多啦!

●  這艘船的事蹟曾經在 2000 年 01 月 10 被改編成同名迷你電視影集搬上大螢幕,描述一位德國特工企圖從內部破壞不列顛號的虛構故事。也許這個劇本的靈感就是來自上一段的潛艇攻擊說吧!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薇歐蕾.傑索普最知名的相片

 

【附註】 提到奧林匹克級三巨輪的歷史,就一定得提到下面兩位傳奇人物:

「永不沉沒的女士」薇歐蕾.康斯坦斯.傑索普(Violet Constance Jessop1887 - 1971)出生於阿根廷的愛爾蘭裔移民家庭,父親是一位牧羊人,她在九個孩子之中排行老大,其中兩個年幼的弟弟和一個妹妹不幸因病夭折,小時候也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傷寒,醫生判定活不久卻奇蹟似的康復。大約十六歲時父親過世之後舉家搬到英國定居,母親在皇家郵政公司(Royal Mail Steam Packet Company)找到郵輪服務員的工作。當傑索普還在修道院就學時,工作五年的母親生了一場病,她只好出來負起養家的責任。1908 年,年僅二十一歲、會講西班牙語和法語的她,第一份工作是母親待過的公司所屬老船 RMS Orinoco1886 -1909,因為該船營運南安普敦至加勒比海的航線,很多旅客不會講英語

起初薇歐蕾.傑索普因為「氣候」的關係而不喜歡白星線的工作,原因是它經營北大西洋航線,另一個理由是聽遍有關這個航線上,許多「奧客」的故事。不過她還是在 1910 年簽約加入白星航運的 RMS Majestic1889 – 1914 RMS Adriatic1906 - 1935RMS Oceanic1899 – 1914

次年(1911 年)她在新客輪奧林匹克號任職頭等艙服務員,雖然遇到霍克號追撞事件,也不想談論這件事,但仍然非常喜歡在這艘船上工作,若非好友極力說服:「不要錯過這美好的經驗」傑索普根本沒有意願轉調至鐵達尼號。那一晚她幸運地躲過沉沒的悲劇:一副威廉.莫道克(William McMaster Murdoch,1873 - 1912)要她跳進 16 號救生艇(服務員原本是奉命不准上去的),一來可以向乘客證明救生艇的安全性,二來是為語言不通的人們做出示範,莫道克還把一名嬰兒交給她照顧。嬰兒後來在卡佩西亞號(RMS Carpathia,喀爾巴阡山號)上被一位女子默默地抱走,她認為應該是那孩子的母親。退休多年後這個孩子還曾打過電話給她。悲劇發生後大約兩個月,1912 年 06 月份她繼續在奧林匹克號上服務,直到 1914 年。

一戰時薇歐蕾.傑索普完成野戰護理訓練後成為不列顛號上一名紅十字會的志願護士,這是她學生時代的志向。當不列顛號逐漸下沉,傑索普所在的 4 號救生艇眼看就要被吸入螺旋槳,不會游泳的她立刻跳入水中,雖然頭部因為撞到救生艇船底的龍骨而昏迷,卻是 4 號艇唯一的生還者,多年後因頭痛就醫才知道顱骨曾經骨折。

戰後的 1920 年代,傑索普再次回到奧林匹克號工作,並且隱瞞自己在前兩艘船(鐵達尼與不列顛)服務的經歷。她成為釀酒大師,會釀出一種美味的「柑橘利口酒」,美國施行禁酒令期間,船員們成為躲避美國海關的專家,幫乘客走私酒品。她的「絕活」就是把乘客的小瓶穀物原酒藏在制服的裙子下面躲過偵測,因為這招屢試不爽,讓她相當自豪。直到另一位「波霸」同事,能夠在「事業線」中夾帶一夸脫的酒才打敗她的紀錄。

當奧林匹克號於 1924 年的三月底再次發生撞船事件時,薇歐蕾.傑索普並沒有繼續待在這艘她所鍾愛的船上,因為這時她結婚還不到半年。1923 年 10 月,三十六歲的她嫁給大十歲的同事 John James Lewis,他也在奧林匹克號上擔任管家的職務。這一年兩人都在 RMS Majestic(1914 - 1939這艘船是戰敗的德國賠償不列顛號損失而來的),傑索普直到 1925 年 10 月底才下船,但與 Lewis 的婚姻只維持一年就結束。

或許是為這場失敗的婚姻療傷止痛,這次她待在岸上長達七個月之久,並且永遠地離開白星航運公司。1926 年 05 月至 1931 年 11 月她轉調至紅星線(Red Star Line),跟著該公司最大的船舶 SS Belgenland (1914 - 1936) 進行過五次的環球航行,之後再回到老東家皇家郵政公司旗下的 RMS Alcantara(1926 - 1958)繼續航海生涯

二次大戰期間傑索普再次擔任護士,不過這次是在陸地上。之後從事文書和工廠的工作來賺取退休金。

這位「永不沉沒的女士」最終於 1950 年聖誕節前夕的 12 月 21 日,六十三歲時離開工作兩年的 RMS Andes(1939 - 1971),正式結束長達三、四十多年的海上生活,退休後在鄉下的住屋內擺滿昔日「跑船」時收集來的各種紀念品、照顧一座美麗的花園,並且飼養幾隻會下蛋的母雞,販售雞蛋賺取額外的收入。1971 年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壽八十三歲。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Arthur John Priest 似乎是一位行事很低調的人,曾經遭遇到比傑索普還多的船難,因此朋友們都不願意跟他一起旅行

 

「永不沉沒的司爐工」—— 亞瑟.約翰.普里斯特 Arthur John Priest1887 - 1937和傑索普一樣遇到相同的海難。他在逃離鐵達尼號時腿部受傷、腳趾凍傷,目前只知道當時在 15 號救生艇,至於如何獲救或是逃生的過程與細節不明。

這名司爐工有更多的海難遭遇:1908 年 RMS Asturias1907 – 1930在處女航中發生碰撞、1911 年奧林匹克與霍克追撞、1912 年鐵達尼號沉沒、1916 年 HMS Alcantara 1913 - 1916 和德國的 SMS Greif1914 – 1916,原為貨船,戰時被改裝為武裝戰鬥艦)在戰鬥中沉沒、同年不列顛號觸雷沉沒、1917 年 SS Donegal1904 - 1917遭到德國潛艇 U – 21 擊沉。

普里斯特在 1915 年結婚,育有三子,在南安普敦過著退休生活。他曾說過,因為這些經歷而被迫退休,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旅行。有關普里斯特的生活詳細訊息並不多,只知他最終於 1937 年二月因肺炎病逝,享年四十九歲。

 

鐵達尼號筆記:簡歷篇(三)

2003 年潛水探測沉船的側掃圖(圖片:Bill Smith

 

本篇筆記文章的主要參考網站:

不列顛號的關注度不似她的前兩艘,因此相關網站比較零碎。

1. ssMaritime.com 

2. Hospital Ship Britannic   醫院船不列顛號

3. Britannic sucessor do trono do Titanic  鐵達尼號的後繼者不列顛號

4. Shipwreck World  沈船世界

5. H.M.H.S BRITANNIC Wiki   不列顛號維基

6. 維基百科

軍事部分:

1. uboat.net   德國 U 艇

2. Burdigala Project   蒸汽船布爾迪加拉號項目(1908 - 1916,她最後的命運與沈船位置都和不列顛號相近)

 

圖片出處:我自 2005 年底開始鐵達尼號的學習,有關奧林匹克級三巨輪的歷史檔案舊照多是在 2006 - 2019 年之間,主要是從阿爾斯特民俗和交通博物館Ulster Folk and Transport Museum)的官網收集而來,而其他船艦和相關人物的圖片有些來自 GOOGLE 大神的搜尋或是維基百科。如今阿爾斯特民俗和交通博物館的官網網頁早已改版,因此不再出現這些檔案照片,但部分圖片還是可以搜尋得到。

arrow
arrow

    ANNI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